[实用新型]之字型钢丝冠带缠绕带束层结构及其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33135.1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3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洪育仙;楼洪;郑励;吴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型 钢丝 缠绕 带束层 结构 及其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之字型钢丝冠带缠绕带束层结构及其轮胎,该结构包括带束层以及多根自左至右零度缠绕在带束层圆周上的钢丝,多根钢丝分别沿着带束层圆周方向呈之字型图案延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钢子午胎钢丝冠带缠绕带束层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胎在承受严苛使用条件的同时要求轮胎具有优越的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这使得低断面载重子午线轮胎正逐渐成为高端市场的主流产品。
传统4层带束结构或者3层带束层加一层零度结构的低断面子午线轮胎,其带束层的环箍作用力在胎面横向上分布不均,胎肩区域的径向扩张相对较大。在高速行驶中,周向变形较大,生热较高,易造成脱层撕裂,从而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之字型钢丝冠带缠绕带束层结构,该结构包括带束层以及多根自左至右零度缠绕在带束层圆周上的钢丝,多根钢丝分别沿着带束层圆周方向呈之字型图案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的之字型图案通过如下方式排列:带束层圆周上在其宽度延伸方向分别形成多个转向点,该多个转向点沿轮胎圆周均匀错开。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幅宽的0度螺旋缠绕带束层与交叉带束层相结合的设计,对胎冠区域进行加强,充分利用钢丝帘线的强度来承担带束层的周向应力。多根钢丝0度螺旋缠绕,强化肩部,减小肩部变形。
同时3#带束层覆盖0度缠绕层,大幅改善了原0度带束层轮胎的可翻新性, 也从根本上改善了轮胎的均匀性。
整个缠绕层作为胎冠补强层,增强带束层的环箍作用力,约束轮胎在运行过程中的径向扩张,抵抗轮胎惯性与离心力的影响,肩部双层结构提高胎肩刚性,改善和维持轮胎的印痕形状和接地压力分布,减少变形生热,保证在高速行驶时具有稳定的尺寸,提高胎面稳定性、减少不均匀磨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束层的钢丝缠绕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束层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之字型钢丝冠带缠绕带束层结构,该结构包括带束层以及多根自左至右零度螺旋缠绕在带束层圆周上的钢丝,多根钢丝分别沿着带束层圆周方向呈之字型图案延伸;如此,采用全幅宽的0度螺旋缠绕带束层与交叉带束层相结合的设计,对胎冠区域进行加强,充分利用钢丝帘线的强度来承担带束层的周向应力。多根钢丝0度螺旋缠绕,强化肩部,减小肩部变形,同时3#带束层覆盖0度缠绕层,大幅改善了原0度带束层轮胎的可翻新性, 也从根本上改善了轮胎的均匀性,整个缠绕层作为胎冠补强层,增强带束层的环箍作用力,约束轮胎在运行过程中的径向扩张,抵抗轮胎惯性与离心力的影响,肩部双层结构提高胎肩刚性,改善和维持轮胎的印痕形状和接地压力分布,减少变形生热,保证在高速行驶时具有稳定的尺寸,提高胎面稳定性、减少不均匀磨耗。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之字型图案通过如下方式排列:带束层圆周上在其宽度延伸方向分别形成多个转向点,该多个转向点沿轮胎圆周均匀错开,单根钢丝从带束层中心点出发,缠绕至一侧转向点后转向继续行进,到达另一侧转向点再次转向行进,最终缠绕回到中心点。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带束层圆周上分别形成数量相同的转向点,且两侧转向点1、2、25、26角度前后错开;单根钢丝从中心0出发,缠绕至一侧转向点1后转向继续行进,到达另一侧转向点25再次转向行进,最终缠绕回到中心点0。
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通过前述所述带束层的缠绕工艺:所述带束层匀速转动,所述钢丝自零度缠绕装置导开后呈之字型缠绕在带束层上,零度缠绕装置沿着带束层发生左右平移,所以其导开的钢丝左右平移以使其能够均匀缠绕在带束层的全幅宽上;同时转动的带束层以及左右平移的钢丝实现了之字型的钢丝排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包含前述实施例1所记载的带束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3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