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阶梯看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16875.4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9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芳;林刚;龙恒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3/12 | 分类号: | E04H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结构 阶梯 看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阶梯看台,包括位于阶梯看台上下两端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并排设有若干阶梯单元,每个阶梯单元包括两梯梁,两梯梁左右间隔设置,且每根梯梁由倾斜设置的长梁以及水平设置在长梁上下两端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构成,上横梁的前端和下横梁的后端分别与长梁对应固定,上横梁和下横梁的自由端分别与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对应固定;在两梯梁之间设有若干级踏步梯,所有踏步梯水平设置且沿长梁长度方向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踏步梯的前端与位于下方的踏步梯的后端对齐,并在踏步梯表面设有钢筋混凝土。该阶梯看台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不会影响屋面施工及场馆内作业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阶梯看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建造了大量的体育馆和剧场等体育文化建筑,而阶梯看台是体育馆和剧场等场馆内不可缺少的构件。
目前,阶梯看台普遍采用的是钢筋现浇混凝土看台结构,即采用柱或墙支撑看台板,看台板、柱和墙均采用现浇混凝土。并且在施工时需要支模,混凝土浇筑需要泵送混凝土,现场施工作业量大,施工周期长,同时,由于场馆内部场地在施工期间通常用作组装场地或大型吊装设备作业场地,此时施工阶梯看台将导致场馆内部无作业场地,而且还易造成上下垂直交叉施工,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阶梯看台,该阶梯看台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不会影响屋面施工及场馆内作业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阶梯看台,包括位于阶梯看台上下两端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分别通过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沿上支撑梁长度方向,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并排设有若干阶梯单元,每个阶梯单元包括两梯梁,两梯梁左右间隔设置,且每根梯梁由倾斜设置的长梁以及水平设置在长梁上下两端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构成,上横梁的前端和下横梁的后端分别与长梁对应固定,从而构成Z字形结构,上横梁和下横梁的自由端分别与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对应固定;在两梯梁之间设有若干级踏步梯,所有踏步梯水平设置且沿长梁长度方向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踏步梯的前端与位于下方的踏步梯的后端对齐,并在踏步梯表面设有钢筋混凝土。
进一步地,每级踏步梯包括两踏步托架和水平设置的两踏步梁,两踏步托架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梯梁的长梁上,每个踏步托架由水平设置的横杆和竖直设置的竖杆构成,竖杆的上端与横杆一端固定,从而构成L形结构,踏步托架的横杆的自由端和竖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长梁固定;其中一根踏步梁两端分别与位于两梯梁的两踏步托架的竖杆上端固定,称为第一踏步梁,另一根踏步梁两端分别与两踏步托架横杆对应的两梯梁对应固定,称为第二踏步梁,且两踏步梁和两踏步托架横杆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还包括在两踏步梁和两踏步托架横杆上方设有踏步板,且所述踏步板后端向上翻折与位于上方的踏步梯的第一踏步梁下表面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梯梁和踏步梁均采用H型钢制成,所述踏步托架采用矩管制成,踏步托架设置在梯梁的上翼缘上,踏步板设置在踏步梁上翼缘上且踏步板翻折边上端与位于上方的踏步梯的第一踏步梁的下翼缘固定。
进一步地,每个踏步托架竖杆顶端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支耳,对应地,第一踏步梁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支耳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便于第一踏步梁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固定在踏步托架上;每个踏步托架横杆对应的两梯梁腹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连接支耳,对应地,第二踏步梁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连接支耳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便于第二踏步梁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在两梯梁上。
进一步地,每块踏步板水平边靠近边缘的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栓钉。
进一步地,所述长梁的倾斜度为3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16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