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金属矿山的分层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4152.2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武拴军;齐超;姚国胜;李广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71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金属 矿山 分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金属矿山的分层道结构,该结构由设在上分层的充填体和用于无轨设备行进的前掘分层道组成;所述前掘分层道设在上分层和下分层,且置于所述充填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在不改变回采层高的情况下,对分层道高度进行调整,进而确保了无轨设备正常行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金属矿山掘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金属矿山的分层道结构。
背景技术
掘进分层道是金属矿山地下回采时必须要施工的一种通道,在每一分层层高不变的情况下,分层道的高度直接决定无轨设备能否正常行进。目前,分层道高度为2.5m,当照明灯线、风水管托架等装置安装好后,无轨设备实际可行进的高度约为2.0m,易发生剐蹭现象,无法满足无轨设备的正常行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无轨设备正常行进的地下金属矿山的分层道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金属矿山的分层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由设在上分层的充填体和用于无轨设备行进的前掘分层道组成;所述前掘分层道设在上分层和下分层,且置于所述充填体的底部。
所述充填体的高度小于所述上分层的高度。
所述前掘分层道的高度大于所述下分层的高度,且等于3.0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前掘分层道设在上分层和下分层,且置于充填体的底部,使得在不改变回采层高的情况下,对分层道高度进行调整,进而确保了无轨设备正常行进。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层分层道充填前垫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矿层;2—充填体;3—前掘分层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地下金属矿山的分层道结构,该结构由设在上分层的充填体2和用于无轨设备行进的前掘分层道3组成;前掘分层道3设在上分层和下分层,且置于充填体2的底部。
其中:充填体2的高度小于上分层的高度。
前掘分层道3的高度大于下分层的高度,且等于3.0m。
本实用新型具体施工方法:
A、在某个工作段,先对上分层进行回采,然后在其分层道内垫绵细矿0.5m,形成垫矿层1,如图1所示,此时该分层道的高度由2.5m降至2.0m。垫矿完毕后将直径不超过50mm的矿块进行清理,确保下分层分层道顶部的平整。
B、在垫矿层1上将搅拌后的水泥、砂石、碎骨料等原料通过管道注入空着的区域进行填充,形成充填体2,以防止下分层道打通后头顶压力过大导致垮塌。
C、对高度为2.5m的下分层进行回采,同时将0.5m的垫矿层1一并回采,形成前掘分层道3,如图2所示,此时该前掘分层道3的高度为3.0m,从而确保无轨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D、重复步骤A~步骤C,直至所有工作段回采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4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