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形变智能检测的实用识别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95907.7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印;杨洪涛;苏香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7/06;F16M11/26;G01S19/17;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善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0 | 代理人: | 黄玲 |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巷道 形变 智能 检测 实用 识别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巷道形变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形变智能检测的实用识别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座、升降机构和承托板,所述固定座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升降机构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中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检测板与巷道的顶板接触,当巷道出现形变时,会对检测板造成压力,检测板受到压力后通过支柱带动支板向下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当导电片A与导电片B接触后,会使声光报警器与电源之间形成通路,声光报警器响起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周围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避险,且通过承托板下表面中部的GPS定位器,方便确定形变的位置,及时进行抢险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巷道形变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形变智能检测的实用识别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工人会在地表打通巷道,以便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在断层附近平行断层开挖巷道时,岩体中裂隙的程度随距断层面距离的变小而增强,由于断层的存在,使得岩体的初始应力场发生改变,产生局部附加应力,在巷道开挖及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的变形会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严重会发生坍塌事故,因此,确定巷道是否发生变形,并在变形发生时作出警告十分必要。
经检索CN213545490U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变形智能检测的实用识别报警装置,包括保护管、安装管柱和探测组件,所述安装管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顶部安装有磁吸头,所述磁吸头的底部安装有延伸至安装管柱内部的探测组件,所述探测组件内安装有探针,所述探针底部环绕安装有电阻线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探针底部环绕安装有电阻线圈,电阻线圈与导电头抵触连接,通过导电头连接导线外接电源可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头与电阻线圈形成回路,当巷道顶板发生变形时,会压迫探针向下移动,此时因导电头与电阻线圈的位置变化导致电阻变小电流增大,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第一、当巷道顶板发生变形,出现塌陷时会对上述装置造成损坏,大大降低了其警示作用,也不方便确定发生形变或者塌陷的位置,且上述技术方案在巷道顶板发生形变或者塌陷时,没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并不实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形变智能检测的实用识别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座、升降机构和承托板,所述固定座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所述升降机构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中部,且两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分别与承托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承托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和GPS定位器,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导电片B,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两组所述支撑弹簧顶部分别与支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板水平置于安装槽内,且支板的长度大于安装槽顶部开口处,所述支板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导电片A,所述支板上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顶部与检测板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柱、升降电机和升降杆,所述固定柱垂直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表面中部,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柱内底部,且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与升降杆的内壁螺纹拧合,所述升降杆底部插接在固定柱内,且升降杆顶部与承托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与升降杆均为中空矩形柱体,所述升降杆内壁设置有与升降丝杆相适配螺纹,且升降杆的外径与固定柱的内径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5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U型分腿俯卧垫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气象数据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