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75176.X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7/391;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实现 基于 数据流 交换 信道 模拟器 端口映射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包括M×N信道模拟模块和N×N数据交换模块,M×N信道模拟模块的输入端与M个天线相连,N×N数据交换模块的输入端与M×N信道模拟模块输出端相连,N×N数据交换模块的输出端与N个输出端口相连。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根据用户需求映射数据,做到端口输出的灵活可配,在不改变外部硬件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同一个模型同一个端口对不同子信道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领域,尤其涉及多输入多输出的信道模拟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MIMO,Mult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中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提升了通信装置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成为5G通信装置的关键技术。
由于实际的条件下,对MIMO装置的测试是一种重复性、费事、费力而且成本高的外场测试,此时,如果能在实验室内构建一种无线测试环境,那将极大方便了对MIMO装置的研发和验证,因而支持MIMO的信道模拟器应运而生。
信道模拟器主要用于通信设备的性能测试和验证,可以替代外场测试,具有信道特性可控,重复性和一致性好的优势。在实验室环境下,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构建不同的测试场景。为了极大的测试灵活性,信道模拟器可以通过软件配置的方式,来改变端口输入和输出的映射,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映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灵活性好、选择性高、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如下:
该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M×N信道模拟模块和N×N数据交换模块,所述的M×N信道模拟模块的输入端与M个天线相连,所述的N×N数据交换模块的输入端与M×N信道模拟模块的输出端相连,N×N数据交换模块的输出端与N个输出端口相连。
较佳地,所述的M×N信道模拟模块包括M个1×N信道模拟单元和N个合并单元,每个1×N信道模拟单元的输入端口均与天线相连,每个合并单元的输入端与M个1×N信道模拟单元均相连接,N个合并单元的输出端与N×N数据交换模块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N×N数据交换模块包括数据选择控制单元、N个1×N数据分路单元和N个N×1数据选择单元,每个1×N数据分路单元的输入端与M×N信道模拟模块的对应的N个合并单元相连,每个N×1数据选择单元的输入端与N个1×N数据分路单元均相连接,所述的数据选择控制单元与N个N×1数据选择单元的输入端口均相连接,所述的N个N×1数据选择单元与N个输出端口相连。
较佳地,所述的数据选择控制单元通过系数控制N×1数据选择单元从N路数据中选取一路数据作为输出数据。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根据用户需求映射数据,做到端口输出的灵活可配,在不改变外部硬件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同一个模型同一个端口对不同子信道的数据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的整体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的M×N信道模拟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实现基于数据流交换的信道模拟器端口映射控制的装置的N×N数据交换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75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