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漂流浮标的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82502.2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7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国;温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H02J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禤淑莹;黄华莲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漂流 浮标 自由度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漂流浮标的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浮标外壳、储能组件和至少一个俘能单元;储能组件及俘能单元均设于浮标外壳的内部,储能组件与俘能单元电连接;俘能单元包括壳体、线圈和磁动子;线圈缠绕在壳体的外表面,磁动子位于壳体内且可在壳体内部运动,以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在线圈内产生电流,储能组件对电流进行整流存储,实现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不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漂流浮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漂流浮标的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漂流浮标是重要的海洋观测仪器之一,由大量漂流浮标组成的观测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搜集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用以科学研究和军事侦察等领域。漂流浮标上搭载的传感器,如盐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都需要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目前的漂流浮标大都使用电池和太阳能供能,使用电池的维护成本高且会污染海洋环境,而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且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很大,难以满足漂流浮标长期观测的需要。
海洋中波浪能能量密度大,在深远海区域受天气的影响较小,若能利用波浪能实现对漂流浮标的随体供能,将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漂流浮标的工作能力。如今发展比较成熟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大都体积巨大,发电功率在千瓦甚至兆瓦级别,并不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漂流浮标。
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漂流浮标的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不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漂流浮标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漂流浮标的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
浮标外壳、储能组件和至少一个俘能单元;
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俘能单元均设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所述储能组件与所述俘能单元电连接;
所述俘能单元包括壳体、线圈和磁动子;
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磁动子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在所述壳体内部运动,以与所述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在所述线圈内产生电流,所述储能组件对所述电流进行整流存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长条形,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壳体的中部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及所述磁动子均为圆柱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处均设有缓冲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组件位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中央,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储能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壁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形为多面体,所述机壳的每个面上均设有所述俘能单元。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形为正多面体。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形为正六面体。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机壳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并依次电连接的整流器、蓄电池、逆变器和用电仪器;
所述俘能单元产生的电流经所述整流器整流后存储于所述蓄电池中,并通过所述逆变器输送至所述用电仪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适用于漂流浮标的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2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铁路信号灯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