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84833.2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3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燕;王水英;唐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润洲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2G3/32;D02G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5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弹防 缩水 包裹 结构 中空 竹节 棉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包括基层,基层包括内芯和外芯,内芯包括金属丝和芯纱,芯纱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裹在金属丝外围,外芯开设有透气孔,基层外侧设置有气囊层,气囊层外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两侧均开设有锲形槽,第二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锲形块,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通过锲形槽与锲形块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技术领域。该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在基层开设透气孔从而增加产品的透气性,并通过抗菌蛋白生物纤维和银离子纤维两种抗菌材料进行抗菌处理,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的滋生,防止产生异味,提升人棉纱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
背景技术
人造棉是以纤维素或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纺制而成的黏胶短纤维,人造棉的特性与棉纤维相似,人造棉相对于普通的棉来说触感更加润滑且成本低廉,现今人造棉越来越多的投入到棉纱的生产线上制成服装、窗帘等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现有的人棉纱都是由人造棉直接通过纺织机器制成人棉纱线,人棉纱的弹性较差,而且长期洗涤后会降低人造棉产品的强度,容易发生损坏,另外由于其透气性差则容易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解决了人棉纱弹性差长时间洗涤容易损坏和透气性差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包括基层,基层包括内芯和外芯,内芯包括金属丝和芯纱,芯纱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裹在金属丝外围,外芯开设有透气孔,基层外侧设置有气囊层,气囊层外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两侧均开设有锲形槽,第二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锲形块,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通过锲形槽与锲形块配合连接,抗菌层外层设置有人造棉层。
优选的,芯纱由涤纶长丝纤维制成,金属丝由铝合金制成。
优选的,第一内腔内部填充有抗菌蛋白生物纤维,第二内腔内部填充有银离子纤维。
优选的,人造棉层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孔。
优选的,人造棉层外围包裹有第一复合纱线,第一复合纱线外围包裹有第二复合纱线。
优选的,第一复合纱线由苎麻长纤维制成,第二复合纱线由锦纶长丝纤维制成,第二复合纱线内部均开始有空腔,空腔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通过基层包括内芯和外芯,内芯包括金属丝和芯纱,芯纱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裹在金属丝外围,外芯开设有透气孔,基层外侧设置有气囊层,气囊层外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两侧均开设有锲形槽,第二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锲形块,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通过锲形槽与锲形块配合连接,抗菌层外层设置有人造棉层,在基层开设透气孔从而增加产品的透气性,并通过抗菌蛋白生物纤维和银离子纤维两种抗菌材料进行抗菌处理,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的滋生,防止产生异味,提升人棉纱使用时的实用性。
(2)、该高弹防缩水包裹式结构的中空竹节人棉纱,通过第一复合纱线由苎麻长纤维制成,第二复合纱线由锦纶长丝纤维制成,第二复合纱线内部均开始有空腔,空腔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条,第一复合纱线与第二复合纱线空腔内设置的橡胶条与气囊层可以增加产品整体的弹性,另外在中心位置设置的金属丝可以增加整体人棉纱的韧性,从而防止长时间洗涤后出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润洲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润洲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4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