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水洗塔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35050.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鄢靖峰;何五星;张莹;徐成林;陈杰;杨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隆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李根深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水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水洗塔,包括塔体、分别靠近塔体上部与下部的出风管和进风管及塔体内设置的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路径组件与喷淋组件,路径组件包括均开设有多个漏气孔的隔板与多个挡板,隔板将塔体分割成两个腔室,多个挡板均布在隔板的两侧并将所在腔室分割成多个路径单元,分别位于隔板两侧的多个路径单元相互交错设置;喷淋组件包括用于对多个路径单元分别进行喷淋的多个喷头组及用于对多个喷头组进行供水的供水件。本实用新型将喷淋机构进行改进,增设的路径组件能延长废气再塔体内的停留时间,再配合喷淋组件的使用,确保进入塔体内的废气能与水有效接触并将废气内的溶于水的有害物质吸收,提高单个废气水洗塔对废气的水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水洗塔。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过程中会根据废气中的有害成分的种类,采用水吸收、碱液吸收、树脂吸收、燃烧等操作进行处理,以确保外排的废气满足排放要求。
废气进行水吸收操作时,通常会使用废气洗涤塔(也称废气水洗塔),该废气水洗塔主要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中下部的进风管、设置在塔体中上部的出风口及设置在塔体内位于进风管与出风口之间的喷淋管,塔体的中下部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与排水管,出水管通过带增压泵的循环水管与喷淋管相通。
使用时,先将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塔体内,启动增压泵,使得塔体内的水能通过喷淋管上设置的多个喷头从上至下进行喷淋,然后将需要水洗的废气从进风管导入塔体与塔体内的水进行逆流洗涤,洗涤好的废气从出风口导入;为确保水洗塔对废气的水洗效果,可以采用多级串联的方式对废气进行水洗。
上述的废气水洗塔,由于塔体内部构造简单,虽然将废气进行下进上出的方式与喷淋管导出的水进行了逆流接触,但是由于废气在塔体内的停留时间不长,使得废气与水接触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水洗塔,延长了废气在塔体内的停留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气水洗塔对废气中溶于水的物质的吸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废气水洗塔,包括塔体、分别靠近塔体上部与下部的出风管和进风管及塔体内设置的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路径组件与喷淋组件,
所述路径组件包括均开设有多个漏气孔的隔板与多个挡板,
其中,所述隔板将塔体分割成两个腔室,多个挡板均布在隔板的两侧并将所在腔室分割成多个路径单元,且分别位于隔板两侧的多个路径单元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用于对多个路径单元分别进行喷淋的多个喷头组及用于对多个喷头组进行供水的供水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废气从进风管导入塔体,由于隔板与多个挡板将塔体分割成了多个路径单元,进入塔体内的废气想要从出风管导出塔体,就需要穿过多个路径单元,而隔板与多个挡板上均设有多个漏气孔,使得废气进入对应的路径单元的同时还会与该路径单元相邻的其他路径单元扩散,进而延长了废气在塔体内的停留时间,同时,每个路径单元均设有配合使用用于喷淋的喷头组,使得废气穿过不同路径单元的同时会与喷头组导出的水雾进行错流,便于水将废气中溶于水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水洗后的废气从塔体上部设置的出风管导出,完成废气的水洗(水吸收)操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喷淋机构进行改进,增设的路径组件能延长废气再塔体内的停留时间,再配合喷淋组件的使用,确保进入塔体内的废气能与水有效接触并将废气内的溶于水的有害物质吸收,提高单个废气水洗塔对废气的水洗效果;同时,在多塔串联使用时,可适当减少串联的水洗塔的数量,节约废气水洗过程中的设备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隆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隆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5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