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26181.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1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泰德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膨胀 进出口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包括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之间安装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相对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密封橡胶,密封橡胶与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卡接配合固定,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管口伸出密封橡胶,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管口固定活动压板,活动压板位于密封橡胶外侧,活动压板上连接膨胀阀,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伸入膨胀阀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零部件密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要求提高,汽车空调已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汽车空调性能是衡量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汽车空调的组成部件中,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的密封直接影响着汽车空调的性能。现有的膨胀阀连接蒸发器进出管侧,蒸发器进出管放置在蒸发器上、下壳体的凹槽中,与蒸发箱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未达到完全密封,不仅造成空调换热量损失,还会生成冷凝水。当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间隙存在,蒸发器进出管与蒸发箱壳体之间也会出现相对运动,加剧整车震动和噪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包括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安装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相对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密封橡胶,密封橡胶与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卡接配合固定,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管口伸出密封橡胶,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管口固定活动压板,活动压板位于密封橡胶外侧,活动压板上连接膨胀阀,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伸入膨胀阀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的安装槽上设置凸起结构,密封橡胶周向开设凹槽,凹槽与凸起结构配合固定。
活动压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膨胀阀,活动压板上开设螺纹孔,膨胀阀上开设通孔,固定螺栓穿过通孔和螺纹孔,将膨胀阀连接至活动压板,固定螺栓伸入至密封橡胶中。
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之间设置密封筋,同时采用M4×16的螺钉固定。
蒸发箱上壳体和蒸发箱下壳体外侧粘贴保温密封橡塑。
蒸发器进水管和蒸发器出水管墩头处套接O型圈。
活动压板采用5mm厚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与现有的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相比,膨胀阀连接蒸发器进出管一侧,活动压板后侧增加密封橡胶,使得膨胀阀连接蒸发器进出管一侧与蒸发箱壳体形成了一个密封腔,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减少该位置与空气的热交换,不仅减少空调性能的损失,还能防止凝露的发生。同时,密封橡胶固定在蒸发器进出管与蒸发箱壳体之间,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间隙,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蒸发器进出管与蒸发箱壳体之间的震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的密封结构侧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膨胀阀进出口的密封结构俯向剖视图。
图中,1.膨胀阀,2.固定螺栓,3.保温密封橡塑,4.活动压板,5.密封橡胶,6.蒸发箱下壳体,7.蒸发器进水管,8.蒸发箱出水管,9.蒸发箱上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泰德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泰德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6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钢管用智能无人检测小车
- 下一篇:一种水动力式滴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