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不同旦数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25610.9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克丽斯塔·J·康纳斯;达拉斯·伦德;大卫·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4374 | 分类号: | D04H1/4374;D04H1/498;D04H1/593;D04H1/559;D04H1/4358;D04H1/4326;D04H1/42;A41D31/18;A41D31/24;A41D31/02;B32B27/02;B32B27/40;B32B27/28;B32B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汤慧华;郑霞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同 可回收 对称 复合 织造 织物 | ||
1.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
第一缠结纤维幅材,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每cm2具有第一旦数的第一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第二旦数的第二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一旦数与所述第二旦数的比率在1.5:1至2:1的范围内,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
第二缠结纤维幅材,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每cm2具有第三旦数的第三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第四旦数的第四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三旦数与所述第四旦数的比率在0.3:1至0.7:1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
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幅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每cm2包括第五旦数的第五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包括第六旦数的第六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五旦数与所述第六旦数的比率在1.5:1至2:1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
12.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幅材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幅材的纤维缠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56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化墙体及预制舱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板喷漆加工的吊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