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桥模块及控制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52830.3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云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控制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桥模块及控制板,全桥模块包括若干半导体元件、若干引脚端子以及若干焊盘;半导体元件用于构成全桥,全桥、引脚端子封装于模压化合物中,引脚端子的至少一个表面暴露在模压化合物外,焊盘裸露于模压化合物外;模压化合物内部,全桥的电源端、输出端通过引线与对应的焊盘相连接,全桥的控制端、采样端、参考电源端通过引线与对应的引脚端子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封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桥模块及控制板。
背景技术
全桥逆变电路通常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工业低压的应用场景中,通常直接将半导体器件布设在控制板上,并与控制板上的其他元件构成全桥逆变电路,通过此种方式构成的控制板体积大,散热性能差,同时用于构成全桥的半导体器件没有实现模块化,全桥逆变结构的杂散电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桥模块及控制板,以达到提高全桥模块的性能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桥模块,包括若干半导体元件、若干引脚端子以及若干焊盘;
所述半导体元件用于构成全桥,所述全桥、引脚端子封装于模压化合物中,所述引脚端子的至少一个表面暴露在所述模压化合物外,所述焊盘裸露于所述模压化合物外;
所述模压化合物内部,所述全桥的电源端、输出端通过引线与对应的所述焊盘相连接,所述全桥的控制端、采样端、参考电源端通过引线与对应的所述引脚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的,半导体元件为MOS管,全桥模块包括六个所述MOS管,所述六个MOS管构成三相全桥。
进一步的,所述焊盘包括一个电源输入焊盘、三个电源输出焊盘;
在所述模压化合物内部,所述三相全桥的电源端通过引线与所述电源输入焊盘相连接,每相全桥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电源输出焊盘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全桥模块的底面划分为上桥臂区和下桥臂区;
所述电源输入焊盘覆盖所述上桥臂区,所述电源输出焊盘并列的设在在所述下桥臂区外,一个所述电源输出焊盘覆盖一相下桥臂所处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引脚端子包括六个控制引脚端子、三个采样引脚端子,至少三个参考电源端子;
所述六个控制引脚端子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全桥模块的两个侧边,位于所述上桥臂区的三个控制引脚端子分别与位于上桥臂区一侧的三个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接,位于所述下桥臂区一侧的三个控制引脚端子分别与位于下桥臂区的三个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参考电源端子位于所述下桥臂区一侧,所述参考电源端子与位于下桥臂区的三个MOS管的参考电源端相连接;
所述采样引脚端子位于所述上桥臂区一侧,一个所述采样引脚端子与一相全桥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桥臂区一侧,与一相桥臂对应的采样引脚端子、控制引脚端子位置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下桥臂区一侧,与一相桥臂对应的参考电源端子、控制引脚端子位置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全桥模块包括六个参考电源端子,一相桥臂对应两个所述参考电源端子;
所述下桥臂区一侧,与一相桥臂对应的两个所述参考电源端子位置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全桥模块的尺寸为14mm*12mm*1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板,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记载的任一所述的全桥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云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云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52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实用的组织培养光线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型推拉式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