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用装卸臂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36674.1 | 申请日: | 202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卢明;徐阳田;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卓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3/22 | 分类号: | B60P3/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车超平;王琰 |
| 地址: | 2015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用装卸臂,包括立柱、输出管、第一管体、连接件以及第二管体,输出管固定在立柱上、输出管、第一管体、连接件以及第二管体依次转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管体绕Z轴转动,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连接件绕Z轴转动,第三驱动单元驱动第二管体绕X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体用装卸臂通过对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第三驱动单元进行相应控制即可调整装卸臂的角度,避免操作者爬向狭小空间进行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用装卸臂。
背景技术
槽罐车是用于装载液体(如汽油、柴油)或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等货物的专用车辆。液体或气体输送至槽罐车内时,需要将槽罐车上的装卸臂与存储设备进行对接。
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在槽罐车顶部,并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不断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调整装卸臂的角度,但由于槽罐车上顶部空间狭小,操作者在对接的过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不但造成对接的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对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对接困难以及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流体用装卸臂,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接困难以及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体用装卸臂,安装在槽罐车上,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地安装在所述槽罐车
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竖直地安装在所述立柱;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管的顶端可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输出管,并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管体绕Z轴转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绕Z轴转动;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件;
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管体绕X轴转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输出管;
第一气动马达,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
第一换气阀,所述第一换气阀安装在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一气动马达。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
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
第二换气阀,所述第二换气阀安装在所述伸缩气缸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且与所述第一管体平行设置;
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且与所述第二管体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卓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卓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6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后护理用多功能辅助推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接续压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