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8719.4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赵宇航;刘一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3/24 | 分类号: | B65G2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茸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08 | 代理人: | 袁威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工用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打磨机,所述打磨机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块,所述竖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运行板,所述第一运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齿轮,两个第一扇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运行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具备可自动上料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自动进行对加工物料进行上料的工作,这样既减轻了工人体力的负担,又节省了工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缩减了工人工作的时长,方便工人使用,提升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尤其在打磨领域中体现的很重要,但现有的打磨设备大多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上料的工作,这样既增加了工人体力的负担,又浪费了工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工人工作的时长,不方便工人使用,降低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因此,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亟待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具备可自上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设备大多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上料的工作,这样既增加了工人体力的负担,又浪费了工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工人工作的时长,不方便工人使用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打磨机,所述打磨机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块,所述竖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运行板,所述第一运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齿轮,两个第一扇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运行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运行板,所述第二运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齿轮,两个第二扇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运行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平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一侧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至防护箱的内腔并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运输组件。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运输组件包含有位于平台顶部设置的运料板,所述运料板两侧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运料板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主动辊轴,所述运料板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运料板背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主动辊轴的一端贯穿至保护箱的内腔并与马达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平台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运料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总数量为六个,所述保护箱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的总数量为六个。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加工平台的形状为正方形。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平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者把加工物料放置到运料板上,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旋转,再利用第一连接杆带动两个第一扇齿轮进行啮合,再利用第一扇齿轮带动第一运行板进行上摆动的移动,使得该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具备可自动上料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自动进行对加工物料进行上料的工作,这样既减轻了工人体力的负担,又节省了工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缩减了工人工作的时长,方便工人使用,提升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设备大多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上料的工作,这样既增加了工人体力的负担,又浪费了工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工人工作的时长,不方便工人使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8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液压可调式埋弧焊小车作业平台及埋弧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