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的气冷低温恒温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71327.5 | 申请日: | 202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虎;郑雷;赵屹东;唐坤;伊福廷;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F25D17/08;F25D29/00;B01L7/00 |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 地址: | 1000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气冷 低温 恒温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的气冷低温恒温控制系统,它涉及低温的恒温控制系统领域。包括储气装置、冷气装置和传感器及自动PID控制设备,储气装置与冷气装置相连,冷气装置与传感器及自动PID控制设备相连;所述的储气装置包括储气瓶、主阀门和减压器,储气瓶顶部设置有主阀门,主阀门与减压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构建和操作的、适用于普冷区的低温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低温的恒温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的气冷低温恒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是研究获得低温的方式及其机理和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据温度分布的不同,以120K为分界线划分为普冷低温领域和深冷低温领域两大部分。从300K~120K为普冷低温区,也是本发明低温技术的使用区域。低温环境下,物质的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化学行为与常温时的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其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环境科学、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学科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科研学术领域,低温条件下的样品的制备、性质探测比常温时更容易,使得更有利于样品各个方面性质信息的研究。国内外的制冷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一般又结构复杂,比如机械制冷。在实验室环境中,大的震动和噪音是很不利的。而本实用新型的这套低温恒温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无震动与噪音,而且采用的是气冷方式,使得制冷时可以对被冷器部件无机械接触,这就彻底消除了制冷设备对被冷单元空间位置变换时的约束,极大的拓展了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化控制方法,使得在普冷区任意设定温度值,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2℃,且自动化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气冷低温恒温控制系统,便于快速构建和操作的、适用于普冷区的低温恒温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效的气冷低温恒温控制系统,包括储气装置、冷气装置和传感器及自动PID控制设备,储气装置与冷气装置相连,冷气装置与传感器及自动PID控制设备相连;所述的储气装置包括储气瓶、主阀门和减压器,储气瓶顶部设置有主阀门,主阀门与减压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阀门为金属球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减压器出口与相同口径的塑料管路通过EPC快速接头相连接,塑料管路另一端通过快拧接头与截止阀门相连,截止阀门末端设置有电动阀门,电动阀门另一端与螺线型金属管路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气装置采用杜瓦桶H,螺线型金属管路底端固定在杜瓦桶H中,杜瓦桶H内部充满低温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及自动PID控制设备包括传感器K和温度控制仪,传感器设置在绝缘上盒和绝缘下盒组成的绝缘盒内,绝缘盒内还设置有被冷器件,被冷器件对着螺线型金属管路吹出的冷气,传感器与温度控制仪相连。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储气装置、冷气装置部分和传感器及自动PID控制设备两部分构成。其中储气装置为装有十几兆帕高纯气体的钢瓶。钢瓶顶部是用金属球阀作为主阀门,与球阀外相连接的是一个标准减压器,配合主阀控制减压器出口压力。一般使用时减压器出口压力在 0.15-0.3MPa之间。减压器出口与相同口径的塑料管路通过EPC快速接头相连接。塑料管路另一端使用快拧接头与截止阀门相连。截止阀可以进一步精确控制气流量,进而控制冷却功率。在截止阀门末端是电控阀门,动作频率可以达到2-3次/秒,此阀门是整个温度控制的主要执行机构。在阀门另一端是螺线管型金属管路,此金属管路固定在冷却液桶中。冷却液桶为杜瓦桶,保温极佳。桶内冷却液根据需要可自行调节容量。由金属管路排出的气体可以吹向被冷器件,在器件合适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有体积小,测量滞后小、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表面平滑与器件接触无空隙、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由传感器回馈的信号被温度控制单元采集,经过PID运算,输出执行信号给继电器,进而控制电动阀门动作,从而调整气流量已达到冷却器件、控制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71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推进器
- 下一篇:一种带内隔层的中空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