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42173.7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黎雄智;李洲;丁国梁;吴聪;赵金龙;张家伟;黎雄战;康志强;施俊;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欧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玉兵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立柱,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立柱;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第一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第一调节孔并与立柱连接,第二支撑件的长度可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在现场施工时,其上端和下端与对应连接的立柱的距离均能够根据柱间支撑的加工误差进行调整,且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将柱间支撑安装到位,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装配式钢结构由于其抗震性能良好、经济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和住宅等领域。
钢结构柱间支撑是为了保证装配式钢结构厂房的整体稳定、提高侧向刚度和传递纵向水平力而在相邻两立柱之间设置的支撑杆件。钢结构柱间支撑与钢结构厂房框架立柱相连,以组成稳定的纵向构架,保证钢结构厂房的纵向刚度;承受钢结构厂房的纵向力,为钢结构厂房立柱提供可靠的支承点。
然而,现有的柱间支撑在施工时,通常是在厂房或安装现场组装完成后再与立柱相连。由于柱间支撑在加工时难免存在加工误差,因此,在将柱间支撑与立柱连接的时候就会产生安装间隙或错位安装不上的情况。对柱间支撑与立柱的安装距离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柱间支撑的安装时间,延长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能够有效对装配式柱间支撑与立柱连接时的安装误差进行调整,施工速度快,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第一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并与对应的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调。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呈第一直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紧固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二调节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夹持所述第一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两所述立柱。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组和第二斜撑组,所述第一斜撑组和所述第二斜撑组分设于两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并夹持两所述立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组包括第一斜撑和两个第二斜撑,两个所述第二斜撑呈第二直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斜撑交叉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斜撑组包括第三斜撑和两个第四斜撑,两个所述第四斜撑呈第三直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三斜撑交叉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欧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欧震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2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