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41881.9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4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仝淑贞;魏运;路小波;王庆;刘俊飞;李俊波;苏仕祥;沈鹍;吴霞;王东妍;樊涛;刘俊;郝贵才;李林;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9/02;G01B11/24;G01B11/02;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耿向宇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工 检测 智能化 分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涉及高铁工务技术领域,包括:检测车、信息采集组件、处理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检测车用于在钢轨上行驶,信息采集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检测车的两侧,以用于分别采集检测车两侧的钢轨的信息,信息采集组件与处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向处理模块发送信息,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通过通信模块向服务器传输信息。通过检测车在钢轨上行驶,同时信息采集组件对钢轨的信息进行采集,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可通过通信模块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如此,能够减少人工甚至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高铁巡检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工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基础设施长期工作在高频摩擦、冲击和振动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和病害。例如,轨道几何形状的恶化,钢轨磨损或扣件断裂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严重影响轨道运营安全。因此,铁路部门会定期对轨道进行安全检查。
现有技术中的巡检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或人工推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这种方式具有采集速度慢,漏检率高,工作环境差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具有采集的速度慢,漏检率高,工作环境差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包括:包括:检测车、信息采集组件、处理模块及通信模块;
其中,检测车用于在钢轨上行驶,所述信息采集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车的两侧,以用于分别采集所述检测车两侧的所述钢轨的信息,所述信息采集组件与所述处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信息,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服务器传输所述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线阵相机;
所述线阵相机用于采集所述钢轨及所述钢轨的扣件的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激光轮廓传感器;
所述激光轮廓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钢轨的表面轮廓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
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钢轨的表面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还包括一对编码器;
一对所述编码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车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检测车两侧的车轮传动连接,以检测对应的所述车轮的运行信息,各个所述编码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将对应的所述运行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还包括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设置于所述检测车上,以用于获取所述检测车的位置信息,所述定位系统与所述处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向所述处理模块传输所述位置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还包括惯性导航系统;
所述惯性导航系统设置于所述检测车上,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车的加速度信息,所述惯性导航系统与所述处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以向所述处理模块传输所述加速度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铁工务检测智能化分析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1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墙体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水利工程阀门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