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96752.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寿琴;华碧辉;陈学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元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黄江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二次 结构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包括动模模板和下码模板,动模模板和下码模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下码模板和动模模板之间设有行程控制板,行程控制板上滑动设有卡接板,卡接板上设有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卡槽,第一拉钩连接第一顶板,第二拉钩连接第二顶板,行程控制板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三顶板上滑动设有顶出扣板,顶出扣板连接第三顶板,顶出扣板上设有第二斜面,未顶出时,顶出扣板卡接在卡槽内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触,顶出时,顶出扣板往远离行程控制板方向滑动,并在滑动一定距离后滑出卡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单次顶出无法满足部分特殊产品出模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产品注塑成型后,需要采用模具上的顶板以及顶针将产品顶出,常规模具一般采用一次顶出,但有些特殊产品在模具一次顶出的情况下,不能满足产品部分结构的出模,无法使产品完全出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二次顶出的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包括动模模板和下码模板,动模模板和下码模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下码模板和动模模板之间设有行程控制板,行程控制板一端连接动模模板,另一端连接下码模板,行程控制板上滑动设有卡接板,卡接板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卡接板连接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卡接板上设有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卡槽,第一拉钩连接第一顶板,第二拉钩连接第二顶板,行程控制板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三顶板上滑动设有顶出扣板,顶出扣板连接第三顶板,顶出扣板上设有第二斜面,未顶出时,顶出扣板卡接在卡槽内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触,顶出时,顶出扣板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作用下往远离行程控制板方向滑动,并在滑动一定距离后滑出卡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次顶出时,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升,由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均与卡接板连接,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起到将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的动力传输至卡接板上的作用,卡接板又通过卡槽与顶出扣板连接,从而带动第三顶板一起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作用,使得顶出扣板往远离行程控制板方向滑动,直到顶出扣板滑出卡槽,之后第三顶板停止上升,而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继续上升实现二次顶出,可使得单次顶出无法完全出模的产品顶出出模。
作为改进,第三顶板上设有凹槽,顶出扣板呈凸型且滑动设于凹槽内,顶出扣板两侧均设有压板,每个压板均设于顶出扣板上且连接第三顶板;采用此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既能使顶出扣板可滑动,又能使得顶出扣板与第三顶板连接。
作为改进,顶出扣板和压板之间的间隙为0.1mm至0.2mm;采用此种结构,可使得顶出扣板在第三顶板上滑动更加顺畅。
作为改进,顶出扣板与凹槽上且远离行程控制板的侧壁之间设有伸缩弹簧;采用此种结构,伸缩弹簧方便顶出扣板的复位。
作为改进,伸缩弹簧为盘起蓝弹簧;采用此种结构,确保伸缩弹簧的弹力能使顶出扣板顺利复位,而且能够增加伸缩弹簧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行程控制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卡接板滑动设于滑槽内;采用此种结构,滑槽对卡接板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卡接板能沿竖直方向上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出扣板与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元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元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6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文地质用地下水流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便于装模的装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