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座兜及具有该儿童座兜的儿童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3501.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黄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10 | 分类号: | B62B9/10;A47D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陈婷婷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具有 推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座兜及具有该儿童座兜的儿童推车,所述儿童座兜包括位于上部的围框架、自所述围框架向下延伸的支撑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座位架,所述座位架的后部与所述支撑杆转动地连接,所述儿童座兜还包括连杆与摆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摆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座位架之间。本实用新型儿童座兜采用刚性转换机构实现在座兜与睡篮之间转换,使得该儿童座兜能够向坐立或躺卧于上的儿童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且该转换机构的结构简洁,便于用户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座兜及具有该儿童座兜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儿童座兜能够在座兜与睡篮之间转换,但其中大多通过调整布套的形态来实现,软质的布套使得座兜易产生形变,儿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大。针对这一问题,部分现有的儿童座兜采用刚性的机械结构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但转换机构往往结构复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十分不便。由此,设计制造一种能够在座兜与睡篮之间转换并且具有结构简洁的转换机构的儿童座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座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座兜,所述儿童座兜包括位于上部的围框架、自所述围框架向下延伸的支撑杆,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座位架,所述座位架的后部与所述支撑杆转动地连接,所述儿童座兜还包括连杆与摆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摆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座位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具有分设于所述围框架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座位架沿左右方向设于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座位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座侧杆、设于两根所述座侧杆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横杆,两组所述座侧杆的后部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摆杆沿左右方向位于两根所述座侧杆之间,所述摆杆的一端部绕所述座横杆的轴心线转动地与所述座位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杆部,以及固设于两组所述侧杆部一端部之间的横杆部,所述座位架沿左右方向位于两个所述侧杆部之间,且所述座位架沿上下方向位于所述横杆部的上方,所述侧杆部的另一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杆转动地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围框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儿童座兜具有提供坐立支撑的第一使用状态与提供躺卧支撑的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儿童座兜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座位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围框架的延伸方向呈锐角地设置;当所述儿童座兜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座位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围框架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位架的后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下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杆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座位架绕第三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上方,在所述座位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前方。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杆与所述摆杆绕第四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当所述儿童座兜处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四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的前方;当所述儿童座兜处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第四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的后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儿童座兜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摆杆始终位于所述座位架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儿童座兜还包括用于将其锁定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和/或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杆、所述座位架、所述摆杆及所述连杆这四者之间任意转动连接处的锁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儿童座兜的儿童推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3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