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3429.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陈通;曹开强;李军;吴金亮;嵇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68 | 分类号: | H01M10/6568;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吴炳岐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分流通道、左侧S型流道和右侧S型流道;其中,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并适于将所述进液口接入的冷却液分流至所述板体的左端部和所述板体的右端部;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左端部相连,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右端部相连,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液冷板的均温性,减小液冷板中的温差,进而均匀的冷却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冷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整车续航里程的提升,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也越来越高,电池模组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因此通常需要使用液冷板来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散热,现有的液冷板的两端部存在温差,会导致电池模组局部温度过高,进而会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整车的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冷板,它能够提高液冷板的均温性,减小液冷板中的温差,进而均匀的冷却电池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具有:
进液口;
出液口;
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并适于将所述进液口接入的冷却液分流至所述板体的左端部和所述板体的右端部;
左侧S型流道,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左端部相连,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右侧S型流道,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右端部相连,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具体布置方式,
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板体的后端部的中间;
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板体的前端部的中间;
所述分流通道设于所述板体的后端部中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接头,和/或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接头。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板体的具体结构,所述板体包括上板部和下板部,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设有前挡边、后挡边、左挡边、右挡边、分流挡边、主分隔条、至少一个左侧前封分隔条、至少一个左侧后封分隔条、至少一个右侧前封分隔条和至少一个右侧后封分隔条;其中,
所述前挡边、左挡边、后挡边和右挡边依次首尾相连成闭环;
所述分流挡边位于所述前挡边和所述后挡边之间;
所述分流挡边与所述后挡边之间形成有所述分流通道;
所述主分隔条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左挡边和所述右挡边之间;
所述主分隔条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相连,所述主分隔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之间设有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通道;
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和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均与所述前挡边相连,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和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分别与所述分流挡边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均与所述分流挡边相连,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前挡边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和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沿左右方向依次交替设置在所述主分隔条和所述左挡边之间以在所述主分隔条和左挡边之间分隔形成所述左侧S型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3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