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材捆扎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9068.3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武;雷贤同;许翩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田千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2200 福建省宁德市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捆扎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它包括竹材正向输送机构、竹材反向输送机构,称重机构、捆扎机构以及传输机构、机架;竹材正向输送机构带动竹材正向运动并进入竹材反向输送机构;竹材反向输送机构带动竹材反向运动并碰到竹材反向输送机构设有的第二挡板,之后竹材落到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设置于承接称重机构的下方,用于测量落入称重机构内竹材的重量;捆扎机构设置于竹材反向输送机构的下方,用于承接称重机构称量完成的竹材并将进行捆扎打包;传输机构设置于捆扎机构下方,用于将捆扎的竹材向外输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能够同步实现对竹材整理、称重、捆扎、输送;并且在确保竹头对齐的情况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竹材捆扎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竹材、木材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捆扎,目前都是采用打结器对竹材木材进行捆扎,当时现阶段捆扎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竹材、木材都是通过输送机构送入打结器进行捆扎,无法确保其端部平整;
2.捆扎过程中无法良好控制捆扎竹材的重量,容易出现大小捆扎包的情况。
3.捆扎后的竹材对外运输不易,多采用吊装卸货的方式,操作不便且工作效率低下。
申请号202121075610X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它能够实现竹材的整理、称重打包,但是其竹材对齐的方式是采用了整理平台,即一种震荡机构,但是实践过程中发现该震荡机构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它能够同步实现对竹材整理、称重、捆扎、输送并且确保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它包括竹材正向输送机构1、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称重机构3、捆扎机构4、传输机构5以及机架6;
竹材正向输送机构1包括安装于机架的传输带11以及设置于传输带11右端的第一挡板12,所述传输带11整体向前倾斜,使得竹材在从左向右运动的同时,也会向前滚动;
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与竹材正向输送机构1前侧衔接并安装于机架6上,包括用于引导竹材的竹材引导结构、设置于竹材引导结构上并引导竹材向左运动的反向传输件以及设置于竹材引导结构左端的第二挡板21;
所述称重机构3安装于机架6上且设置于承接称重机构3的下方,用于测量落入称重机构3内竹材的重量;
捆扎机构4设置于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的下方并安装于机架6上,用于承接称重机构3称量完成的竹材并将进行捆扎打包;
传输机构5设置于捆扎机构4下方,用于将捆扎的竹材向外输出。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前道工序为竹尾优先进入本实用新型,所以在进行竹材端部对齐工序时,是先对竹材传输进行限位,之后通过竹材反向输送机构传输竹材,使所有竹材的竹头触碰第二挡板后落到称重机构,从而保证捆扎后的每捆竹材的竹头均对齐,确保后期对竹材的进一步加工。
2.竹材正向输送机构和竹材反向输送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相对平稳,与现有的震荡式竹材找平机构相比,能够最大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称重机构的设立,能够确保每次捆扎的竹材,其规格差异均在要求范围内。
4、传输机构能够将捆扎后的竹材向指定位置传输,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基础上隐藏竹材正向输送机构和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田千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古田千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9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