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材捆扎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9068.3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武;雷贤同;许翩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田千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2200 福建省宁德市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捆扎 称重 装置 | ||
1.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竹材正向输送机构(1)、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称重机构(3)、捆扎机构(4)、传输机构(5)以及机架(6);
竹材正向输送机构(1)包括安装于机架的传输带(11)以及设置于传输带(11)右端的第一挡板(12),所述传输带(11)整体向前倾斜,使得竹材在从左向右运动的同时,也会向前滚动;
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与竹材正向输送机构(1)前侧衔接并安装于机架(6)上,包括用于引导竹材的竹材引导结构、设置于竹材引导结构上并引导竹材向左运动的反向传输件以及设置于竹材引导结构左端的第二挡板(21);
所述称重机构(3)安装于机架(6)上且设置于承接称重机构(3)的下方,用于测量落入称重机构(3)内竹材的重量;
捆扎机构(4)设置于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的下方并安装于机架(6)上,用于承接称重机构(3)称量完成的竹材并将进行捆扎打包;
传输机构(5)设置于捆扎机构(4)下方,用于将捆扎的竹材向外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引导结构为第二引导板(22),反向传输件为若干个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辊筒构成辊筒组(23),辊筒组(23)引导竹材向左运动;所述第二引导板(22)位于辊筒组(23)的后方且第二引导板(22)和辊筒组(23)之间形成宽度略小于竹材直径的通道;所述辊筒外包覆有形变材料;所述第二挡板(21)位于第二引导板(22)的左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材料为设置于辊筒表面的刷毛或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引导结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侧向引导板(25)以及水平支撑板(26),侧向引导板(25)向后倾斜放置并设置在传输带(11)的前方,水平支撑板(26)衔接于侧向引导板(25)的后端;反向传输件为若干从左至右分布于水平支撑板(26)上的螺旋杆所构成的螺旋杆组(27),使得竹材通过螺旋杆组(27)向左并向后传输;所述第二挡板(21)位于水平支撑板(26)的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为弹簧式螺旋杆或板式螺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机构包括底面设有闸门(33)的称重槽(31)以及重力感应器(32),所述称重槽(31)与机架(6)之间通过重力感应器(32)连接,所述称重机构(3)位于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的下方,使得竹材反向输送机构(2)送出的竹材落到称重槽(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33)包括设有两个,每个闸门(33)左右侧交接有一根连杆(34),两个闸门对应的连杆(34)另一端相互铰接,在所述称重槽(31)左右侧壁固设有气缸(35),连杆(34)另一端的铰接处与气缸(35)的活动端铰接;使得气缸的伸、缩带动两个闸门(33)的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机构(4)包括捆扎平台(41)以及带动力机构的打结器(42);所述捆扎平台(41)位于称重机构(3)的下方,打结器(42)设置在捆扎平台(4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链条(51)、带链轮(52)的链条支架(53)、电机(56)以及设置于输送链条(51)上的插杆(54);链条直接设置于捆扎平台(41)下方以及机架(6)后方,输送链条(51)闭合设置于链条支架(53)的链轮(52)上,使得输送链条(51)实现从捆扎平台(41)下方向机架(6)后方输送材料,电机(56)电机安装于其中一个链轮(52)上;捆扎平台(41)上开设有容纳插杆(54)穿过的条行开口(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竹材捆扎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支架(53)包括横向支架(531)、纵向支架(532)以及弧形支撑导轨(533);所述横向支架(531)位于捆扎平台(41)下方且横向支架(531)的后端延伸至机架(6)后方;纵向支架(532)底部与横向支架(531)后端连接,所述弧形支撑导轨(533)安装于横向支架(531)和纵向支架(532)的衔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田千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古田千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90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