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焰对撞式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3487.6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承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58;F23D14/2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林宏业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焰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焰对撞式燃烧器,包括火盖,火盖内设有火盖分火腔,火盖上设有若干个出火凸台,相邻两个出火凸台之间的间隔处形成补气凹槽,出火凸台与补气凹槽相邻的侧部分别设有朝向补气凹槽并与火盖分火腔连通的第一出气部,且相邻两个第一出气部朝向同一补气凹槽形成火焰碰撞区,通过设置相互对向设置的第一出气部,使补气凹槽间相邻的两个第一出气部产生的火焰可以在火焰碰撞区相互碰撞,对撞火能使燃烧效率提高,降低烟气中的CO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焰对撞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0398028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灶具燃烧器的火焰对撞式外环火盖,对冲火槽组2的截面呈“八”形,由两条对称设置的火槽21构成,火槽21的底部与燃气腔12连通。所述盖体1的顶面形成多个周向均布、向下凹陷的空气补充槽4,对冲火槽组2位于空气补充槽4内。所述的空气补充槽4呈一倒置的梯形,包括倾斜的左、右侧壁,对冲火槽组2中的两条火槽21分别位于左、右侧壁上。
每组对冲火槽组2外侧的盖体1外侧壁上设有稳焰孔组3。所述的稳焰孔组3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稳焰孔31和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稳焰孔32,第二稳焰孔32位于第一稳焰孔31的下方,并与第一稳焰孔31间隔设置,第二稳焰孔32的孔径小于第一稳焰孔31。
虽然,对称设置的火槽21产生的火焰相互碰撞后可以使得外环火盖的加热效果好,热量更为集中。
但是,由于稳焰孔组3设置在空气补充槽4的下方位置,稳焰孔组3产生的火焰会对将要进入空气补充槽4的空气起到阻挡的作用,降低了空气补充的效率,从而影响燃烧器整体燃烧效率。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火焰对撞式燃烧器,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焰对撞式燃烧器,包括火盖,火盖内设有火盖分火腔,火盖上设有若干个出火凸台,相邻两个出火凸台之间的间隔处形成补气凹槽,出火凸台与补气凹槽相邻的侧部分别设有朝向补气凹槽并与火盖分火腔连通的第一出气部,且相邻两个第一出气部朝向同一补气凹槽形成火焰碰撞区。
所述出火凸台朝向火盖的外环方向的侧部分别设有与火盖分火腔连通的第二出气部,补气凹槽朝向火盖的外环方向的侧部形成相邻两个第二出气部之间的分隔区。
所述第二出气部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出火凸台上的出火孔。
所述第一出气部呈长条孔状。
所述第一出气部相对火盖的水平方向倾斜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出气部朝火焰碰撞区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夹角a,68°<a<70°。
所述火盖连接有分火底座,分火底座具有分火腔体,火盖盖接在分火腔体上,火盖分火腔与分火腔体连通。
所述分火底座上设有补气通孔,补气通孔的上方形成补气区,出火凸台上朝向补气区的一侧设有补气槽,补气槽与第一出气部连接。
所述火盖朝向其外环方向的一侧设有斜切稳燃槽,斜切稳燃槽位于第二出气部下方,火盖朝向火盖分火腔的一侧对应斜切稳燃槽的位置具有供气孔,斜切稳燃槽通过供气孔与火盖分火腔连通。
所述斜切稳燃槽与水平面形成夹角b,34°<b<3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相互对向设置的第一出气部,使补气凹槽间相邻的两个第一出气部产生的火焰可以在火焰碰撞区相互碰撞,对撞火能使燃烧效率提高,降低烟气中的CO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承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承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3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外层火焰对撞式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中器和电能表的集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