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层火焰对撞式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3440.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3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承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林宏业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层 火焰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外层火焰对撞式燃烧器,包括火盖,火盖内设有火盖分火腔,火盖上设有外出火部和内出火部,外出火部上设有外出气通道,内出火部上设有内出气通道,外出气通道和内出气通道分别与火盖分火腔连通,外出气通道和内出气通道相互对向设置,外出气通道的外侧区域和内出气通道的外侧区域相互交汇形成火焰碰撞区,通过设置相互对向的外出气通道和内出气通道,使两者产生的火焰可以在火焰碰撞区上对向对撞,加强了火焰碰撞的效果,提升燃烧器整体燃烧效率提高,有助于降低燃烧产生的CO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外层火焰对撞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437979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火盖,其说明书及附图公开了“内侧面沿径向由内及外分别是向下延伸的凸缘圈,环形贯通的凹槽12与之相通沿周向均布的火孔通道13,该火孔通道13形状似“Y”形,与凹槽12相通此端放射状分分布的直道部分,具有一个燃气导入口13a,另一端是相互叉开成β角的股岔道13b,而相邻的火孔通道13的轴线与火盖1的环状轴则倾斜相交形成α角度的”。
虽然相邻二个火孔的轴线形成交叉,从火孔喷出的燃气,及火焰互相发生对撞可以使燃烧更完全,具有热效率高,但是,由于火孔的出火方向均朝向外侧,产生的火焰均具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因此,两个碰撞的火焰之间的碰撞效果不够强烈,可以提升的热效率比较有限。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外层火焰对撞式燃烧器,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外层火焰对撞式燃烧器,包括火盖,火盖内设有火盖分火腔,火盖上设有外出火部和内出火部,外出火部上设有外出气通道,内出火部上设有内出气通道,外出气通道和内出气通道分别与火盖分火腔连通,外出气通道和内出气通道相互对向设置,外出气通道的外侧区域和内出气通道的外侧区域相互交汇形成火焰碰撞区。
所述外出火部呈凸齿形状,相邻的外出火部之间形成外补气槽。
所述外出火部上对应外补气槽的外侧位置上设有外导流斜面,外导流斜面呈由下至上向内侧倾斜形状。
所述内出火部呈凸齿形状,相邻的内出火部之间形成内补气槽。
所述内出火部上对应内补气槽的内侧位置上设有内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呈由下至上向外侧倾斜形状。
所述外出气通道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外出气孔和第二外出气孔,第一外出气孔的孔径大于的第二外出气孔的孔径。
所述内出气通道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内出气孔和第二内出气孔,第一内出气孔的孔径大于的第二内出气孔的孔径。
所述外出火部的水平高度高于内出火部的水平高度。
所述火盖连接有分火底座,分火底座具有分火腔体,火盖盖接在分火腔体上,火盖分火腔与分火腔体连通。
所述外出火部和内出火部之间形成分隔部,分隔部分别与外出火部和内出火部的底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相互对向的外出气通道和内出气通道,使两者产生的火焰可以在火焰碰撞区上对向对撞,加强了火焰碰撞的效果,提升燃烧器整体燃烧效率提高,有助于降低燃烧产生的CO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承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承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3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焰对撞式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