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风分流件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5889.3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田林;韩博娜;马腾;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3;H01M10/6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电池 | ||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风分流件及电池包,包括分风箱部和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分风箱部的一端形成有进风端,所述分风箱部的另一端为密闭端,在所述分风箱内形成有与所述进风端连通的内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内腔为从所述进风端到所述密闭端逐渐收缩的楔形,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池包气流进入进风流道内时会不均匀的分布在两条支流道内的问题,提供一种进风分流件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风分流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池包技术的不断完善,对降低电池包生产成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使得风冷电池包逐渐取代水冷电池包进入市场。现有的一些风冷电池包是通过使气流从电池模组的一端进入,并从另一端流出实现对电池包的冷却,电池包的进风流道一般会成型在电池包的壳体上,而壳体还需要满足对电池包的支撑功能,因此,一些电池包中会在进风流道的中部形成一个用于支撑电池模组的支撑筋,该支撑筋将一个进风流道分成并行的两条支流道。但在一些情况下,气流进入进风流道内时会不均匀的分布在两条支流道内,进而使气流通过两条支流道进入电池模组后,电池模组内的气流分布不均,导致电池模组各部分不能被均匀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池包气流进入进风流道内时会不均匀的分布在两条支流道内的问题,提供一种进风分流件及电池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进风分流件,包括分风箱部和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分风箱部的一端形成有进风端,所述分风箱部的另一端为密闭端,在所述分风箱部内形成有与所述进风端连通的内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内腔为从所述进风端到所述密闭端逐渐收缩的楔形,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进风道接管部,所述第二进风道接管部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位于所述进风端和所述第二进风道接管部之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仅设置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将气流导向至进风流道,气流在内碰撞减速,可能会使部分本应该流入第二支流道中的气流流入到了第一支流道,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进风分流件,在使用时,使第一进风接管部与第一支流道直接连通,使第二进风接管部与第二支流道直接连通,使气流难以在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和第二进风道接管部之间交换流动,进而使气流能够较均匀的在两个支流道之间分配。
可选地,所述分风箱部具有形成所述内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第三方向上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直线延伸,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延伸,在从所述进风端到所述密闭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逐渐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和所述第二进风道接管部均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和所述第二进风道接管部均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而非使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和所述第二进风道接管部均在第三方向上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减少了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变向的次数,减少气流流速的损失,使得部分气流通过第一侧壁的加速和导向后,更容易进入第二进风道接管,使气流能够较均匀的在两个支流道之间分配。当然,第一侧壁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直线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呈弧形。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侧壁设计成弧形,减小了气流在进风分流件内流动的风阻,增加了气流的通风量。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进风道接管部和所述第二进风道接管部之间形成有支撑筋容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5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