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杠杆施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5805.6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宁;高欣悦;李野;辛可忠;潘洪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M13/02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孟庆浩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杠杆 施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杠杆施力装置,所述杠杆施力装置包括支座、测力计、加力螺母、杠杆加力臂、轴承、拉杆;支座中部为突出的支柱结构,用于与杠杆加力臂连接,杠杆加力臂可沿连接位置转动,支柱两侧在支座底部具有与加力螺母连接的螺纹孔;杠杆加力臂正视为倒三角框架结构,并在上端两侧伸出有用于与测力计连接的安装耳,侧视为U型结构,U型的两端各具有与拉杆连接的轴承;所述倒三角结构与U型结构在底部固定;测力计放置在加力螺母与杠杆加力臂之间;拉杆用于将测力计产生的力传递给锥齿轮。该杠杆施力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施力可靠,能为受力件提供稳定的、精确的、定量的轴向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杠杆施力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锥齿轮施加均匀的、定量的轴向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锥齿轮接触印痕及啮合侧隙检查时,需对锥齿轮施加轴向力来模拟锥齿轮的实际工作状态。现有技术是通过弹簧完成轴向力的施加,但轴向力的大小不能精确调整,且弹簧施加的轴向力在齿轮转动时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杠杆施力结构,保证在锥齿轮接触印痕及啮合侧隙调整过程中对锥齿轮均匀的、定量的施加轴向力。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杠杆施力装置,所述杠杆施力装置包括支座1、测力计2、加力螺母3、杠杆加力臂4、轴承5、拉杆7;
支座1中部为突出的支柱结构,用于与杠杆加力臂4连接,杠杆加力臂4可沿连接位置转动,支柱两侧在支座1底部具有与加力螺母3连接的螺纹孔;
杠杆加力臂4:正视为倒三角框架结构,并在上端两侧伸出有用于与测力计2连接的安装耳,侧视为U型结构,U型的两端各具有与拉杆7连接的轴承5;所述倒三角结构与U型结构在底部固定;
测力计2放置在加力螺母3与杠杆加力臂4之间;
拉杆7与锥齿轮进行连接,用于将测力计2产生的力传递给锥齿轮。
拉杆7一端为与锥齿轮固定,另一端安装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部具有与拉杆7转动配合的滚动轴承,环形槽与杠杆加力臂4的U型的两端相配合;
杠杆加力臂4与支座1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杠杆加力臂4可沿销钉转动;
加力螺母3通过螺纹与支座1相连接;
百分表放置在测力计2内,起到检测测力计变形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杠杆施力装置还包括手柄6,加力螺母3上具有与手柄6连接的孔,手柄6起到旋转加力螺母3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杠杆施力装置还包括盘型螺母8,将拉杆7与锥齿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杠杆施力结构使用方便、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施力可靠,能为受力件提供稳定的、精确的、定量的轴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杠杆施力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杠杆加力臂结构示意图;左图为正视图,右图为左视图;
图4为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支座、2-测力计、3-加力螺母、4-杠杆加力臂、5-轴承、6-手柄、7-拉杆、8-盘形螺母、9-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5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物质蒸菌炉中的除尘器
- 下一篇:进风分流件及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