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94451.1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1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吴晨飞;佘然;罗志丰;李宏山;叶云;汪然;凌建国;程徽;黄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H02G1/00;H04N7/18;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地址: | 2450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管道 摄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包括管道行走平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智能控制终端、顶撑机构;所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固定在管道行走平台上,所述内窥单元和无线发生器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顶撑机构包括伸缩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伸缩架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平台顶部,顶部与管道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平台上驱动伸缩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伸缩支架伸缩。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撑结构使管道行走平台牢牢与管道下方接触,重心压低,可有效防止管内积水造成的打滑现象的产生,从而轻松实现前进后退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不断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及各类公共设施的密集度不断扩大,传统的架空线路存在许多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地方,不仅会对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同时会影响城市美观,因此城市架空线路现在改为在地下进行电缆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在电缆排管敷设和后续维护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一些管道内存在积水,从而造成检查管道的设备容易打滑而无法检查管道内电缆隐患的问题。
如申请号为201810237642.1公开了一种管道内窥涡流检测装置,包括爬行器,所述爬行器包括一开口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探测端和尾端,所述探测端设有内窥探头和涡流检测探头,所述爬行器设有多个行走轮,所述探测端与尾端之间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设置于爬行器内部,所述探测端通过升降架升起或下降。该检测装置虽然可以通过调节升降架的尺寸,通过提前调节探测端的位置即可适应于各种管径的探测,也可以通过探测段绕升降架的第一连接杆一端任意角度旋转,杜绝了探测死角。但当遇到存在积水的管道时,该检测装置由于与管道内壁未能充分接触,易发生打滑现象,从而对后续管道的检测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防止检测装置在有积水的管道内打滑。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多功能管道内窥摄像系统,包括管道行走平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智能控制终端、顶撑机构;所述内窥单元、无线发生器固定在管道行走平台上,所述内窥单元和无线发生器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顶撑机构包括伸缩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伸缩架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平台顶部,顶部与管道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平台上驱动伸缩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伸缩架伸缩。
通过顶撑结构使管道行走平台牢牢与管道下方接触,重心压低,可有效防止管内积水造成的打滑现象的产生,从而轻松实现前进后退动作。
优选的,所述伸缩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有容纳第一支撑架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具有内螺纹,第一支撑架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限位腔底部,输出端朝上与第一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为Y型,在Y型顶部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管道行走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凹槽的一端;所述凹槽长度略大于伸缩架收缩后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内窥单元包括红外热成像模块、外壳、微型电动机、普通摄像头模块;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微型电动机、普通摄像头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微型电动机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和所述普通摄像头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和普通摄像头模块有统一的硬件接口。
优选的,所述管道行走平台包括行走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硬件接口模块;所述行走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智能控制终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管道行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内窥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4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教育用的便于调节方向的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转角构造柱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