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8403.1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4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周昔余;陈宇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远扬迅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赵洁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智能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涉及检具数据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检具测量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多为肉眼进行观察数据后读取记录,进而会存在着肉眼读数的误差的问题,包括数显机构,所述数显机构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所需测量的角度不同,对测量机构从承载组件的内部进行延伸,并根据实际测量角度进行折弯,折弯后再将滑动连接在支撑组件外侧的测量组件进行展开,展开后通过弹性组件的拉伸及抵接组件对所测量的工件的数据通过承载组件上的数控屏进行快速显示,且双折弯设计的测量机构可适应于异形工件的多边同步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具数据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例如孔径、空间尺寸等)的简捷工具,而其为了更准确的校检数据,需要进行智能化处理。
而现有的检具测量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
1、现有的检具测量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多为肉眼进行观察数据后读取记录,进而会存在着肉眼读数的误差。
2、现有的检具测量装置在实际应用时难以对工件进行多向的同步测量操作,进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检具测量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多为肉眼进行观察数据后读取记录,进而会存在着肉眼读数的误差,再者是难以对工件进行多向的同步测量操作,进而会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检具数据智能测量装置,包括数显机构;
所述数显机构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设计,且数显机构的内侧还安装有调节机构,在数显机构的外侧还铰接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有测量组件,测量组件的主体结构与抵接组件的结构一致,且测量组件滑动连接在支撑组件的外侧位置,并与弹性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主体为伸缩螺杆,且调节组件安装在两处滑动组件的内侧位置,在调节组件的外侧还设置有测量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数显机构包括:
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的主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设计,且承载组件的顶端还设置有数控屏。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
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主体为内部开设有导向槽的长方体结构设计,且支撑组件的内部还设置有弹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数显机构包括:
延伸组件,延伸组件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设计,且延伸组件插接在承载组件的内侧位置,在延伸组件的内侧还设置有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
抵接组件,抵接组件的主体为开设有倾斜面的长方体结构设计,且抵接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开设有导向槽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主体截面为类T形结构设计,且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在承载组件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远扬迅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山远扬迅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8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体除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块式前围板总成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