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管路的角度调节机构和内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4472.5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8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闫凡章;裘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8 | 分类号: | F16L55/28;F16L55/40;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角度 调节 机构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窥管路的角度调节机构和内窥设备,角度调节机构中,转轮转动安装于壳体;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均固定于转轮的端部,第一固线部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线背离内窥管路的一端,第二固线部用于固定第二牵引线背离内窥管路的一端;转轮的侧面为绕线面,转轮设置有凹陷的第一理线槽和第二理线槽,第一牵引线自第一固线部经第一理线槽向第一理线槽的一侧延伸且缠绕至绕线面,第一理线槽用于在转轮的周向上定位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自第二固线部经第二理线槽向第一理线槽的另一侧延伸且缠绕至绕线面,第二理线槽用于在转轮的周向上定位第二牵引线。上述角度调节机构可以提升对内窥管路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管路的角度调节机构和内窥设备。
背景技术
内窥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可视设备,应用领域广泛,效果显著。内窥设备通常借助蛇骨状管路探入狭小的管道内进行工作,且利用牵引线的松弛和张紧控制内窥管路改变角度朝向。目前,通常利用一根牵引线控制内窥管路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弯折方向,且前述牵引线的相背两端均与内窥管路的末端固定,牵引线的中部套设在绕线轮上,在绕线轮的旋向不同的情况下,实现使内窥管路的末端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弯折的目的。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牵引线仅绕设在绕线轮的表面,从而在绕线轮转动时,容易出现牵引线与绕线轮之间相互打滑的情况,类似于皮带打滑现象,这不利于精准控制内窥管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窥管路的角度调节机构和内窥设备,可以提升对内窥管路的控制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管路的角度调节机构,其包括壳体、转轮、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其中,
所述转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固线部和所述第二固线部均固定于所述转轮的端部,第一固线部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线背离内窥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固线部用于固定第二牵引线背离内窥管路的一端;
所述转轮的侧面为绕线面,所述转轮设置有凹陷的第一理线槽和第二理线槽,所述第一牵引线自所述第一固线部经所述第一理线槽向所述第一理线槽的一侧延伸且缠绕至所述绕线面,所述第一理线槽用于在所述转轮的周向上定位所述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自所述第二固线部经所述第二理线槽向所述第一理线槽的另一侧延伸且缠绕至所述绕线面,所述第二理线槽用于在所述转轮的周向上定位所述第二牵引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设备,其包括内窥管路、第一牵引线、第二牵引线和上述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牵引线和所述第二牵引线各自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内窥管路,所述第一牵引线和所述第二牵引线各自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内窥管路的角度调节机构,其包括壳体、转轮、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其中,转轮转动安装在壳体,转轮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相对壳体转动。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均固定在转轮的端部,且二者分别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在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各自背离内窥管路的一端被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角度调节机构控制内窥管路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牵引线打滑的情况,进而可以保证内窥管路的控制精度。
并且,转轮上还设置有第一理线槽和第二理线槽,以分别为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提供定位作用,保证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收放卷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沿转轮的边缘滑动的情况,使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能够较为精准地进行收卷和放卷过程,进而可以保证上述角度调节机构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另外,在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卷绕在转轮的绕线面上时,通过使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分别向第一理线槽的相背两侧延伸,在保证角度调节机构正常工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在收放卷过程中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4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硅胶防滑袜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钢筋焊渣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