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0127.6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9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杜度;尹洪亮;袁思鸣;李天辰;李华扬;夏细祥;杨坤;孙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许志蛟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器人 记录仪 防水 耐压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包括防水耐压壳底座,防水耐压壳底座上方套接有防水耐压壳帽,防水耐压壳帽与防水耐压壳底座之间放置有卫星天线,防水耐压壳底座的下方连接有中空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内设有水密耐压线缆,水密耐压线缆的一端与卫星天线连接,水密耐压线缆的另一端从支撑底座的侧面伸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耐压且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天线存在的天线非耐压,安装结构复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星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是工作于水下的作业机器人,是观测、探索与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水下机器人的通讯和定位对其正常作业是不可或缺的,近距离通信通常采用无线电通讯,而远距离通讯通常采用卫星通讯。天线作为通信与定位的信号接收和发送的重要部件对水下机器人的定位和通信有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国内卫星天线研制公司具备高精度测量技术、差分精度校正,区域/全球广域增强等世界先进水平的系列核心技术,可以提供支持北斗、GPS、GLONASS、Galileo多星高精度定位的产品,但缺少可以应用于水下可承受高压的天线产品,受制于水下高压的场景要求。水下专用天线严重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且市场上卫星天线采用接口下出线,轴向螺纹安装的结构组装方式,安装方式复杂等缺点。所以亟需研发一种满足水下机器人使用、安装简单且通用性强的天线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该天线耐压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包括防水耐压壳底座,防水耐压壳底座上方套接有防水耐压壳帽,防水耐压壳帽与防水耐压壳底座之间放置有卫星天线,防水耐压壳底座的下方连接有中空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内设有水密耐压线缆,水密耐压线缆的一端与卫星天线连接,水密耐压线缆的另一端从支撑底座的侧面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防水耐压壳帽和防水耐压壳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防水耐压壳帽和防水耐压壳底座的连接端面处设有水密胶圈I。
防水耐压壳底座与支撑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防水耐压壳底座与支撑底座的连接端面处设有水密胶圈II。
卫星天线与水密耐压线缆之间通过专用TNC接口连接。
支撑底座的侧面设有通孔,水密耐压线缆的另一端从通孔中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结构简单,采用POM非金属高强度材质外壳,外壳可承受高强度水压的前提下对卫星信号无削弱;采用线缆侧出线的方式,从而有效压缩天线与安装平面的距离,同时采用底盘法兰安装方式,降低产品安装难度,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的剖视图。
图中,1.防水耐压壳帽,2.卫星天线,3.防水耐压壳底座,4.水密胶圈I,5.水密胶圈II,6.水密耐压线缆,7.支撑底座,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机器人记录仪用防水耐压天线,如图1、2所示,包括防水耐压壳底座3,防水耐压壳底座3上方套接有防水耐压壳帽1,防水耐压壳帽1与防水耐压壳底座3之间放置有卫星天线2,防水耐压壳底座3的下方连接有中空的支撑底座7,支撑底座7内设有水密耐压线缆6,水密耐压线缆6的一端与卫星天线2连接,水密耐压线缆6的另一端从支撑底座7的侧面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0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摆角搅拌器用密封装置
- 下一篇:高效折流生物反应池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