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8800.2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才;高爱君;高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新奥龙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2F1/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龙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反应器,属于反应器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筒体以及下封头,反应器筒体下端设有第一法兰;下封头具有与第一法兰配合连接的第二法兰;下封头通过贯穿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螺栓副连接在反应器筒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反应器,下封头与反应器筒体由焊接改为通过法兰连接,检修拆卸时,只需松开螺栓螺母,即可将下封头,维修人员即可从反应器筒体底部进入反应器筒体内部,对反应器内部进行修复;安装时,也只需螺栓穿过,拧紧螺母即可,检修时下封头的拆卸和安装简单方便,节省维修时间,降低维修劳动强度和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反应器。
背景技术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水作为介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废水或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用氧气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简单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由于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技术对废水或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清除率几乎达到100%,且在全封闭状态有机物被完全氧化,无二次污染,因此,此项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超临界反应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部特别是反应器底部易出现腐蚀现象,由于其体积小,长度大,维修人员无法进入反应器内部进行修复,必须对其进行切割解体后进行分段修复,不但维修周期长,费用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反应器的允许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反应器,旨在实现方便维修,降低维修难度、维修费用及维修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临界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以及下封头,反应器筒体下端设有第一法兰;下封头具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配合连接的第二法兰;所述下封头通过贯穿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的螺栓副连接在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下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封头包括下封头本体,所述下封头本体的内壁为圆锥形,外壁与所述反应器筒体的内壁适配;所述第二法兰设置于所述下封头本体的下端,所述下封头本体伸入所述反应器筒体内,所述反应器筒体的下端面及第一法兰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法兰的上端面相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封头本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法兰交界处为锥面密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封头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法兰的中心孔构成所述反应器筒体的出料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法兰的上端面为圆锥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封头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器筒体内部连通的激冷水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冷水孔沿所述第二法兰的径向设置,并向上竖直进入所述下封头本体,再沿径向从所述下封头本体的圆锥面穿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下封头与反应器筒体通过法兰连接,检修拆卸时,只需松开螺栓螺母,即可将下封头,维修人员即可从反应器筒体底部进入反应器筒体内部,对反应器内部进行修复;安装时,也只需螺栓穿过,拧紧螺母即可,检修时下封头的拆卸和安装简单方便,节省维修时间,降低维修劳动强度和维修成本。由于采用法兰连接的下封头,无需对反应器进行分段切割解体,在降低维修强度和维修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反应器的整体性能,延长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反应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器筒体;2、第一法兰;3、激冷水孔;4、出料口;5、下封头;51、第二法兰;52、下封头本体;53、锥面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新奥龙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廊坊新奥龙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8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副喷嘴供气装置及一种喷气织机
- 下一篇:自动升降的流速观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