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5040.X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实;邓高强;伯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威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 电容 寿命 监测 电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包括母线电容、电压检测子电路、掉电检测电路、整流子电路、交流电压源和控制处理子电路;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依次连接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通过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与交流电压源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压源,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二极管与交流电压源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其输出端连接交流电压源;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接地;光电耦合器的第四端与控制处理子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电解电容寿命预测值的准确度,更好地为设备维护更换电容提供有效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寿命监测领域,尤指一种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等含有直流母线电解电容的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母线电容作为关键的储能元器件,其作用主要是缓冲电网侧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交换,稳定母线电压,抑制负载突变造成直流母线电压大幅度的波动。
母线电容属于易损件,准确获知母线电容的寿命,及时对其维护更换,即可尽可能的避免损失。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以下方法检测母线电容寿命:额外增加一个电容放电电路放电,随机对多个时间点的母线电容电压进行采样并拟合出当前电容放电曲线,并将当前电容放电曲线与出厂电容放电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电容寿命。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计算得出的电解电容寿命预测值不够准确,无法为设备维护更换电容提供有效的参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下问题:现有技术计算得出的电解电容寿命预测值不够准确,无法为设备维护更换电容提供有效的参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包括:母线电容、电压检测子电路、掉电检测电路、整流子电路、交流电压源以及控制处理子电路、;
所述电压检测子电路与所述母线电容连接,用于采集在放电状态下所述母线电容的母线电压;
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交流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压源,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交流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电压源;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四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子电路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与所述交流电压源、所述母线电容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所述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使用的直流电;
所述交流电压源用于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以供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使用;
所述控制处理子电路用于记录每次放电状态下的母线电压以及对应的时间点,并拟合为所述母线电容的放电曲线,以估算所述母线电容的寿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还包括:
交流电压源,用于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以供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使用;
整流子电路,与所述交流电压源、所述母线电容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所述母线电容寿命监测电路使用的直流电;
掉电检测子电路,与所述交流电压源、所述控制处理子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交流电压源停止供电时的掉电信号,并将所述掉电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处理子电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子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威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威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5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