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高爆压的柴油机气缸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6321.0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9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肖进;于权;杨宁;姚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 | 分类号: | F02F1/10;F02F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马祥明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高爆压 柴油机 缸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高爆压的柴油机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湿式缸套、减振圈和密封圈,所述气缸体本体顶面排气侧设有进水通道、进气侧设有回水通道;所述气缸体本体中部设有多个缸孔,缸孔之间有贯通槽;所述缸孔的上部设有缸套支撑面和上定位面,下部设有下定位面,中部设有减振圈槽,缸套支撑面和上定位面的根部设有卸载槽;所述湿式缸套设置在缸孔内,通过顶部缸套支撑面、上定位面和下定位面主定位以及中间减振圈辅助支撑;所述缸孔的缸孔冷却水套中心与湿式缸套的缸套中心进行偏心设计,配合缸盖采用从上到下的冷却方式。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气缸套变形量和穴蚀风险,进一步提高气缸体的疲劳强度,满足柴油机高爆发压力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高爆压的柴油机气缸体,尤其涉及一种缸套支撑面设计卸载槽结构,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提高缸内爆发压力成为柴油机提高热效率,降低油耗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六排放水平的重型柴油机相比国五排放的柴油机,爆压水平普遍提高10%左右。随着后国六时代的来临,更高爆发压力的柴油机的开发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发动机适应高爆压部件能承受250bar或更高的爆发压力。气缸体是发动机的核心零件,发动机的高爆发压力直接传递到缸体上,需要缸体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高爆发压力下的疲劳安全系数。
缸体顶面的沉孔根部圆角处应力比较集中,为缸体薄弱部位,现有缸体的退刀槽结构(如图8所示),圆角最低点与支撑面平齐,在高爆发压力下,无法有效避免缸套传递过来的力,根部圆角容易开裂。另外由于两缸相邻处的上端定位孔壁厚太薄(如图9所示),提高爆发压力情况下,缸体顶面局部会有压溃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承受高爆压的柴油机气缸体,以适应更高爆发压力柴油机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高爆压的柴油机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湿式缸套、减振圈和密封圈,所述气缸体本体顶面排气侧设有进水通道、进气侧设有回水通道;所述气缸体本体中部设有多个缸孔,缸孔之间有贯通槽;所述缸孔的上部设有缸套支撑面和上定位面,下部设有下定位面,中部设有减振圈槽,缸套支撑面和上定位面的根部设有卸载槽;所述湿式缸套设置在缸孔内,通过顶部缸套支撑面、上定位面和下定位面主定位以及中间减振圈辅助支撑;所述缸孔的缸孔冷却水套中心与湿式缸套的缸套中心进行偏心设计,配合缸盖采用从上到下的冷却方式。
所述贯通槽为矩形槽,其下侧两边倒圆角。
所述卸载槽根部圆弧最低点低于缸套支撑面。
所述缸孔冷却水套中心和缸套中心为偏心设计,湿式缸套偏向出水侧。
所述缸孔下部设有两道密封圈槽,湿式缸套下部通过两道密封圈进行密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气缸体,可以适应更高的爆发压力,同时降低气缸套变形量和穴蚀风险,为发动机整机性能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气缸体的疲劳强度,减少缸套的变形量和穴蚀风险,满足柴油机高爆发压力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本体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贯通槽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缸孔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载槽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缸孔孔冷却水套与缸套偏心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缸孔孔冷却水套与缸套偏心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现有技术退刀槽截面视图;
图9为现有技术缸体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6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自动烟支激光剥皮设备
- 下一篇:货架系统和具有其的智能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