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及其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8426.1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贺忠臣;李运龙;康彩荣;肖锐;陈祥;孟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F16L58/18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孙计良 |
地址: | 211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对接 管端套 及其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及其管道。该管道的末端设置有管端套。管端套是由内撑体、外套体和端封盘所组成的一体化结构。内撑体和外套体都为圆环体,同轴设置。内撑体和外套体端部通过端封盘相连,使得内撑体和外套体之间形成管道槽。管体管端插入管道槽内,使得内撑体贴于管体的内表面,外套体贴于管体的外表面,管体的端面顶在端封盘。内撑体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管体上设有卡槽,卡槽对应的内侧设有内凸部,内凸部卡入密封槽内。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管体端部的端面切口接触管道内流动的液体,从而避免管道端部的端面切口被腐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间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饮用用水的质量,防止由于水长期腐蚀金属管件的内壁而导致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元素进入饮用用水,危害人体健康,金属复合输水用管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公称尺寸不小于DN50的增强不锈钢管(或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道或钢塑复合管)的连接一般采用沟槽卡箍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安全可靠,并且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然而,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或增强不锈钢管道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钢管。直接采用传统的沟槽卡箍的连接方式无法杜绝其端面与输送介质水接触,其端面与输送介质水接触后,端面造成腐蚀,污染饮用用水,从而导致饮用水的卫生条件不合格,同时,腐蚀会造成漏水事故,大大缩短复合管道的使用寿命。其他金属复合管道采用沟槽连接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为避免管道对接时,管端端面切口被腐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包括:用于贴于被对接管道内表面的内撑体、用于贴于被对接管道外表面的外套体、和连接内撑体、外套体的端封盘;内撑体和外套体都为圆环体,内撑体的外径小于外套体;内撑体和外套体端部通过端封盘相连,使得内撑体和外套体之间形成U形结构的管道槽;管道槽用于被对接管道端部卡入。
进一步,内撑体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体。
进一步,内撑体的外柱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用于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密封槽有多道。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内撑体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体使得内撑体具有轴向凸出于外套体的凸出部;密封槽设置于凸出部。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密封槽的宽度为3.0~20.0mm。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密封槽由多道槽体合并而成。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该管端套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管道的末端设置有上述的管端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该管道包括上述的管端套、管体和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管端套的密封槽内,通过管体端部卡入管端套的管道槽内,使得管端套设置在该管道的末端。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该管道的末端设置有卡槽,卡槽轧制而成,卡槽轧制时,管体向内凹陷形成管体内部的内凸部;内凸部卡入密封槽,并压缩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管端套可以套在被对接管道管端,避免管体端部的端面切口接触管道内流动的液体,从而避免管道端部的端面切口被腐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端套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端套实施例两种实施方式下的剖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8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空芯工业型材焊合质量的热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绝缘干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