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育苗用换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6861.0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伟;张秋丰;陈旭阳;尹群健;朱方超;乔莹;孙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B01D33/04;B01D3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耿梁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育苗 用换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产育苗用换水装置,涉及水产养殖育苗技术领域,包括两个通过支架而相互连接的浮筒,两个浮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浮座,浮座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泵和副泵,浮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滤箱,滤箱与浮座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传动模块,传动模块的周侧面连接有环形驱动滤带,环形驱动滤带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外滤孔,环形驱动滤带的表面等距安装有拨动齿板,环形驱动滤带与滤箱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外滤腔,外滤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清洁喷座,用以解决现有的换水装置过滤结构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育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育苗用换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水产养殖育苗过程中,为了保证水质洁净,需要定期换水。
但是目前在对水产养殖育苗进行换水时存在了一些缺陷,当换水的过程中,筛网容易出现堵塞情况,使水泵无法将水给抽出去,从而影响了水产养殖育苗的换水工作,且在过滤时,滤孔的孔径不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切换或改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产育苗用换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产育苗用换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产育苗用换水装置,包括两个通过支架而相互连接的浮筒,两个所述浮筒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浮座,所述浮座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泵和副泵,所述浮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滤箱,所述滤箱与浮座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传动模块,所述传动模块的周侧面连接有环形驱动滤带,所述环形驱动滤带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外滤孔,所述环形驱动滤带的表面等距安装有拨动齿板,所述环形驱动滤带与滤箱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外滤腔,所述外滤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清洁喷座,所述清洁喷座的表面安装有一组等距分布且出水方向与水平线平行的喷嘴,所述副泵出水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清洁喷座固定连通,所述滤箱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内滤腔,所述主泵和副泵进水口的一端均与内滤腔连通,所述滤箱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一组透液孔,所述外滤腔的表面通过透液孔与内滤腔连通,所述内滤腔的内表面之间且对应透液孔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百叶框架,所述百叶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百叶框架的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组通过链条而相互连接的滤芯模块,相邻两所述滤芯模块的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与一所述滤芯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芯模块包括滤筒,所述滤筒的两端均与百叶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滤筒的周侧面包裹有密封胶圈,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滤筒固定连接,所述滤筒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通腔,所述滤筒的周侧面分别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一级内滤孔和两组对称设置的二级内滤孔,所述一级内滤孔和二级内滤孔的一端均与通腔连通。
优选地,两组所述一级内滤孔及两组所述二级内滤孔在滤筒的周侧面呈两两间隔设置,所述一级内滤孔孔径为二级内滤孔孔径的0.5-0.7倍,所述二级内滤孔孔径为外滤孔孔径的0.5-0.7倍,所述滤筒的轴线与水平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传动模块包括传动电机、主动辊和三个从动辊,所述传动电机的底面与浮座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端均分别与浮座和滤箱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驱动滤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线均与水平线垂直,所述主动辊和三个所述从动辊在浮座的底面呈“口”字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浮座的底面及滤箱的顶面均安装有与环形驱动滤带贴合的挡环,所述挡环的形状与环形驱动滤带的形状适配,所述挡环设置于环形驱动滤带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主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滤箱的底面铰接有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未经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6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高效的液晶拼接屏
- 下一篇:一种家具板材封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