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TTL或RS232的通讯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28810.3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紫淾;郑时东;余涛;陈登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ttl rs232 通讯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TTL或RS232的通讯电路,涉及计算机通讯领域;包括:第一通讯端,用于输入TTL信号或RS232信号;第二通讯端,用于输出TTL信号;第一信号转换模块;第一通路选择模块;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端、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通路选择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讯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分立元件搭建信号检测模块,成本低,易调试;当检测到RS232信号输入时,自动转换成TTL信号输出,当检测到TTL信号输入时,保持TTL信号输出,自适应通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通讯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自适应TTL或RS232的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一些外设产品,接口通讯是TTL信号或RS232信号,此时需要拆机才能选配主机与外设的通讯方式,可通过0Ω电阻的选焊,或拨码开关选通,或是使用一些较为复杂的自适应电路来进行适配。
现有的自适应电路存在以下缺点:
①申请号200810040738.5,专利名称“一种自适应电路及其处理方法”,此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缺点是需要由主控MCU进行串口通讯方式的判断,以及需要MCU进行串口TTL或RS232的选通,不仅增加了软件的工作量,还使电路的兼容性得以下降。
②申请号201610822905.6,专利名称“一种自适应TTL以及RS232串口通讯的方法”,此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缺点是TTL或RS232的判断及选通自锁电路较为复杂,使用到了一系列的IC,成本较贵,逻辑较复杂。
③申请号201510361884.8,专利名称“一种串口TTL/RS232电平自适应装置”,此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缺点是不支持在主机不断电的情况下重新插入外部设备进行再次自适应通讯;即假设本次外设是TTL或RS232通讯,在主机不断电的情况下,更换成RS232或TTL的外设,主机无法通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TTL或RS232的通讯电路,采用分立元件搭建信号检测模块,当检测到RS232信号输入时,自动转换成TTL信号输出,当检测到TTL信号输入时,保持TTL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适应TTL或RS232的通讯电路,包括:
第一通讯端,用于输入TTL信号或RS232信号;
第二通讯端,用于输出TTL信号;
第一信号转换模块,用于TTL信号与RS232信号之间转换;
第一通路选择模块,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第三信号端与控制端,当所述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三信号端导通,当所述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信号端导通;
所述第一通讯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通路选择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通路选择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通路选择模块的第三信号端与所述第二通讯端连接;
信号检测模块,包括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端、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通路选择模块的控制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讯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三通讯端,用于输出TTL信号或RS232信号;
第四通讯端,用于输入TTL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8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式动感观影平台
- 下一篇:一种制造钢塑复合管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