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抹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6254.8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6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鑫;周强;房恒山;张燊;杜晓慧;渠浩然;邢宇;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16 | 分类号: | E04F21/16;E04G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抹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抹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脚轮;竖直安装于底座的顶部的支撑杆;滑设于支撑杆的第一卡环;转动连接于第一卡环的马达,马达具有向外凸伸的旋转轴;以及固定安装于旋转轴的抹灰板,通过沿支撑杆滑动第一卡环,以带动抹灰板移动至墙面砂浆待抹平的位置,进而转动调节马达,以使得抹灰板贴合于砂浆,进而开启马达,使得旋转轴带动抹灰板转动,以抹平砂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施工中抹灰面不平整且施工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了人工抹灰时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抹灰面的平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建筑墙面抹灰。室内外墙面抹灰工作是建筑结构施工完成之后的一项工作,科学的抹灰工作可以起到防潮、防风化、隔热等功能,避免建筑物墙面受到风、雨、雪等的侵蚀。
现有技术进行抹灰时通常采取人工手动抹灰,在水泥泥浆附在墙面上时,则需要人工不断将整个墙面抹平一致,人工抹灰很难保持砂浆面的平整性,同时墙面的高处位置进行抹灰时,需要施工人员攀爬脚手架或者乘坐吊篮等方式,该些施工方式很容易使得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增加了操作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抹灰装置,解决了传统施工中抹灰面不平整且施工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该抹灰装置,只需施工人员推动该抹灰装置,使得抹灰板对应于待抹灰的位置,进而控制该抹灰装置的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连接杆,以使得抹灰板抹平砂浆,该方式利用机械提高了抹灰的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了人工抹灰时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抹灰面的平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抹灰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脚轮;
竖直安装于底座的顶部的支撑杆;
滑设于支撑杆的第一卡环;
转动连接于第一卡环的马达,马达具有向外凸伸的旋转轴;以及
固定安装于旋转轴的抹灰板,通过沿支撑杆滑动第一卡环,以带动抹灰板移动至墙面砂浆待抹平的位置,进而转动调节马达,以使得抹灰板贴合于砂浆,进而开启马达,使得旋转轴带动抹灰板转动,以抹平砂浆。
本实用新型抹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底座的顶部且与墙面相平行的第一滑槽以及滑设于第一滑槽且向墙面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杆,支撑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杆远离第一滑槽的端部;
通过沿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杆,以带动支撑杆和抹灰板沿与墙面相平行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抹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座的横截面呈U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板体相对的一端的第二板体,第一滑槽开设于第二板体的顶面,连接杆与第一板体平行设置且一端滑设于第一滑槽,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端部靠近墙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抹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支撑杆相平行且滑设于支撑杆的立杆,第一卡环可拆卸地连接于立杆;
通过第一卡环连接于立杆,进而滑动立杆,以带动第一卡环沿支撑杆移动。
本实用新型抹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支撑杆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立杆滑设于第二滑槽;
通过沿第二滑槽滑动立杆,以带动第一卡环移动。
本实用新型抹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立杆和支撑杆的长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抹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支撑杆的侧部的第三滑槽以及设置于第一卡环的侧部且滑设于第三滑槽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6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施工用掌子面加固装置
- 下一篇:靶标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