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挤压取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73788.7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8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燕;杨萍;郑雨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挤压 取血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挤压取血器,属于取血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的取血器无法自动的对儿童的手指进行挤压出血的问题。本自动挤压取血器,包括指套,指套左侧的表面和右侧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指套的内部设置有束缚带,且束缚带的前后方均与指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指套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马达,且马达位于束缚带的右侧,马达的输出轴固定有直杆,直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左侧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与指套内腔的前侧转动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指套内腔的后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备可以对儿童的手指底部进行挤压出血,并进行定量报警提醒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血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取血器,特别是一种动挤压取血器。
背景技术
血液检测是最常见的疾病诊断方法,人体各类疾病基本都会通过血液的各项指标得到体现,随着最新的疾病诊断技术发展,很多具备传染性的疾病可以在取得少量血液的情况下得到自检,方便用户自测快速判断,如艾滋、梅毒、乙肝等疾病,操作流程简单,通常是试纸形式,将少量血液滴入到试纸检测部,一段时间后即可读取结果,这就需要用户自行采血的装置。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小儿手指采血固定器【申请号:CN96227393.7;公开号:CN2268499Y】。这种小儿手指采血固定器,它由一个固定板和一个软带构成,软带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连接构成一个D形套,使用时将此套套在小孩的手指上,在化验采血时,使小孩的手指不能拳曲,它方便了化验人员的取血,同时也保证了取血的质量及化验结果。本固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中公开的取血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在对儿童进行抽血的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血液流动较慢,需要医务人员不断地挤压儿童的手指,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造成了儿童的紧张情绪,从而给抽血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挤压取血器,该自动挤压取血器具备了可自动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挤压出血,并进行报警提醒,且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挤压取血器,包括指套,所述指套左侧的表面和右侧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指套的内部设置有束缚带,且束缚带的前后方均与指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指套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马达,且马达位于束缚带的右侧,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指套内腔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指套内腔的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凸轮,所述指套右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血剂管放置在固定环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可将手指通过第一通孔插入指套并放置在第二通孔处,接着医务人员可通过扎针将第二通孔处的手指扎破,使得血液流落至血剂管中,然后可启动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带动直杆转动,直杆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跟着旋转,使得第二齿轮带动旋转杆转动,则旋转杆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的左侧转动至顶部时,可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挤压,当凸轮的左侧转动至右侧时,凸轮回到起始位置,往复如此并对手指进行挤压出血,当血剂管中的血液达到预期的量后,通过液位传感器进行报警。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壁的前后方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夹持板。
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固定,避免指套从手指上脱落。
所述夹持板远离弹簧的一侧设置有软垫,且软垫为橡胶材质。
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使用者的手指进行保护,避免在夹持时使得使用者手指发生磨损。
所述指套右侧底部的前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未经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3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双向绕线的绕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尾矿高效环保分级浓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