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控温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0086.3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辉;冯利伟;雷朋飞;张利;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39/00;F25B41/40;F25B41/20;F28D20/02;B60H1/22;B60H1/32;B60N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黄宏龙 |
地址: | 5114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控温 装置 车辆 | ||
1.一种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连接的换热装置(11)和热泵装置(12),所述换热装置(11)包括蓄能装置(111)以及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器(112)和第二换热器(113),所述蓄能装置(111)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2)和所述第二换热器(113)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112)与座椅本体(21)换热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113)与换热管路(22)换热连接,以使所述座椅本体(21)和所述换热管路(22)升温或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12)包括蜿蜒设置的介质管路(1121),所述介质管路(1121)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路(1121)外侧包裹设置有相变材料(1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流管路(13)和第二回流管路(14),所述第一回流管路(13)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换热器(1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回流管路(14)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二换热器(11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流阀(15),所述混流阀(15)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流管路(13)、所述第一换热器(112)的输入端和所述蓄能装置(111)的输出端之间,和/或,所述混流阀(15)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流管路(14)、所述第二换热器(113)的输入端和所述蓄能装置(111)的输出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2)和所述第二换热器(113)并联连接的第三换热器(114),所述第三换热器(114)与所述蓄能装置(111)和所述热泵装置(12)形成环形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114)与新风系统(23)换热连接,以使所述新风系统(23)输出换热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16),所述水泵(16)设置在所述蓄能装置(11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112)之间,和/或,所述水泵(16)设置在所述蓄能装置(11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113)之间,和/或,所述水泵(16)设置在所述蓄能装置(11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114)之间;所述水泵(16)能够调节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112)、所述第二换热器(113)或所述第三换热器(114)的换热介质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23)包括设置新风输入管(231)和旧风输出管(232),所述旧风输出管(232)输出的原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233)和所述新风输入管(231)输入的新空气发生全热交换,所述新风输入管(231)连通至所述第三换热器(114),全热交换后的所述新空气与所述第三换热器(114)热交换后形成所述换热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所述蓄能装置(111)包括流道(1111)和包裹所述流道(1111)的相变储热材料(111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装置(12)包括压缩机(121)和环形连通连接的四通阀(122)、外部换热器(123)、膨胀阀(124)和输出换热器(125),所述压缩机(121)输出的液态换热介质通过所述四通阀(122)流向所述外部换热器(123)或流向所述输出换热器(125),由所述膨胀阀(124)节流膨胀后的所述换热介质通过所述四通阀(122)回到所述压缩机(121)中。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2)及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控温装置(1),所述热泵控温装置(1)设置在所述车体(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00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
- 下一篇:辅助轮组件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