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商业地下空间共建的扁平分仓式管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47399.6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4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恺;姚坚;朱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商业 地下 空间 共建 扁平 分仓式管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商业地下空间共建的扁平分仓式管廊,地下空间顶板兼做管廊的底板,所述管廊分仓设置有多个管线仓,所述管廊的顶部设置有覆土空间,所述管线仓的底部设置有功能性出入口,所述管廊在所述管线仓的顶部设置局部的凸起。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商业地下空间上方呈扁平状的覆土空间,既保留综合管廊集约化、减少重复建设、方便管线维护的优点,又解决了传统综合管廊因为长条形结构对管廊两侧地块的切割,造成两侧地块无法利用道路下方地下一层空间打通地块;从而提升了两侧地块商业价值,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商业地下空间共建的扁平分仓式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指将两种及以上的市政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个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廊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拉链式”开挖路面,可以延长管线使用寿命,可以解决路由紧张问题,可以为不确定的管线预留空间。
但是,传统综合管廊也存在以下问题:
1、占用市政道路下方地下一层空间,不利于两侧地块之间打通商业地下空间走廊。
2、多种管线共用管廊空间(电力、通信、给水管线共仓),虽整体上集约空间,但导致监测设备增多,单仓所占空间变大(尤其是高度增大),更进一步影响两侧地块之间地下空间打通。
正因为上述缺陷,甚至出现了综合管廊结构先建后拆的案例。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商业地下空间共建的扁平分仓式管廊,地下空间顶板兼做管廊的底板,所述管廊分仓设置有多个管线仓,所述管廊的顶部设置有覆土空间,所述管线仓的底部设置有功能性出入口,所述管廊在所述管线仓的顶部设置局部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管线仓包括雨污水仓、给水仓、电力仓、通讯仓和燃气舱,在所述管廊靠近两侧地块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雨污水仓。
优选的,所述管廊在所述给水仓、所述电力仓、所述通讯仓和所述燃气舱的顶部设置所述凸起,在所述给水仓、所述电力仓及所述通讯仓的底部设置有与地下空间连通的所述功能性出入口。
优选的,所述功能性出入口至少包括检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及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管廊的高度不小于1.8m。
优选的,所述地下空间顶板通过支柱与地下空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充分利用商业地下空间上方呈扁平状的覆土空间,既保留综合管廊集约化、减少重复建设、方便管线维护的优点,又解决了传统综合管廊因为长条形结构对管廊两侧地块的切割,造成两侧地块无法利用道路下方地下一层空间打通地块;从而提升了两侧地块商业价值,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性出入口及凸起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空间顶板、2管廊、3覆土空间、4功能性出入口、5雨污水仓、6给水仓、7电力仓、8通讯仓、9燃气舱、10凸起、11支柱、12地下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7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迅速插接的移动库房
- 下一篇:一种木制工件打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