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指纹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67909.9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0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闫洋扬;宗榕;曹俊杰;蒋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指纹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光指纹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一端的指纹识别芯片和位于柔性电路板另一端的连接器,一具有容置通孔的金属支撑板与柔性电路板粘合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指纹识别芯片相向的表面还设置有一点状发光体,所述金属支撑板相背于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上贴覆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位于金属支撑板的通孔正上方区域涂覆有一半透油墨层,所述盖板位于半透油墨层周边覆有一全遮光油墨层,所述点状发光体位于金属支撑板的通孔内并位于半透油墨层的正下方,所述半透油墨层的形状为条形。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指纹模组体积的基础上,既提高了发光的亮度,又可以使光线更柔和,还便于遮蔽,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指纹模组,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防盗意识和个人的隐私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指纹识别技术凭借比对具有唯一性的指纹所带来的安全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指纹识别技术被应用于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及各类电子产品中,可带来很好的防盗功能和个人的隐私保护功能,而被大力开发应用,并将成为后续类似电子设备的发展方向。指纹识别模组由依次堆叠的盖板、指纹识别芯片、FPC电路板及包覆于周部的金属环封装而成,盖板处于最上层直接与手指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指纹模组,该发光指纹模组在不增加指纹模组体积的基础上,既提高了发光的亮度,又可以使光线更柔和,还便于遮蔽,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指纹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一端的指纹识别芯片和位于柔性电路板另一端的连接器,一具有容置通孔的金属支撑板与柔性电路板粘合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置通孔内;
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指纹识别芯片相向的表面还设置有一点状发光体,所述金属支撑板还开有一与点状发光体对应的通孔,所述金属支撑板相背于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上贴覆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位于金属支撑板的通孔正上方区域涂覆有一半透油墨层,所述盖板位于半透油墨层周边覆有一全遮光油墨层,所述点状发光体位于金属支撑板的通孔内并位于半透油墨层的正下方,所述半透油墨层的形状为条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支撑板上通孔的尺寸小于半透油墨层的尺寸。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半透油墨层、全遮光油墨层位于盖板与指纹识别芯片相背的表面。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与金属支撑板粘接连接。
4. 上述方案中,所述点状发光体为LED发光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发光指纹模组,其在不增加指纹模组体积的基础上,既提高了发光的亮度,又可以使光线更柔和,还便于遮蔽,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指纹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指纹模组的盖板上油墨区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柔性电路板;2、指纹识别芯片;3、连接器;4、金属支撑板;41、容置通孔;5、点状发光体;6、通孔;7、盖板;81、遮光油墨区;82、透光油墨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7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麦种子包衣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保护气泡水机水瓶的拉伸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