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列式周转箱拆码垛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07957.9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義;孙广;王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先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5 | 代理人: | 陈俊杰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列式 周转 码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式周转箱拆码垛机,包括放置架、AGV小车、第一滑轨和机架,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上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机架上方,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远离滑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通过两个伸缩臂上机械手同时进行工作,起到了实现了双列周转箱的拆码垛作业,大大提高了智能仓储周转箱的出库效率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目前的单列式的且只配合输送线作业的拆码垛机,用途单一,效率低,导致了已无法满足配合AGV小车完成拆码垛作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码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式周转箱拆码垛机。
背景技术
码垛机是应用与智能仓储的一个装置,智能仓储是物流过程的一个环节,以仓储为核心的智能物流中心,经常采用的智能技术有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堆码垛技术、智能库前输送分解技术、智能信息管理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之于上面的这些情况,仓储设备的智能化,可大大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的效率。
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电能计量器具集中检定,需要将电能计量器具放在周转箱中进行流转,库区内周转箱存放时多层叠放以节省空间。在周转箱出库、入库以及检定系统检定前后,需要将多层周转箱拆成单层或者将单层周转箱码成多层,为此,周转箱拆码垛机则满足这一需求,完成自动化拆码垛工作。
然而传统的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近年出现智能机器人AGV实现背负货架实现周转箱库存区与输送线之间的过渡,因此根据目前的单列式的且只配合输送线作业的拆码垛机,用途单一,效率低,导致了已无法满足配合AGV小车完成拆码垛作业。
2、由于现有拆码垛机技术采用单列式,只配合输送线进行周转箱拆码垛工作,且拆码垛机内部容量较小,只能实现底层周转箱堆的拆码垛工作,并且拆码垛机没有进行堆码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列式周转箱拆码垛机,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列式周转箱拆码垛机,包括放置架、AGV小车、第一滑轨和机架,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上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机架上方,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远离滑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伸缩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伸缩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机械手,拆码垛机进行对周转箱拆码垛作业主要依靠机械手各关节运动实现,机械手运动方向分为X、Y、Z轴和周转箱抓取。其中X、Y、Z轴使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为动力源,以减速机放大扭矩,齿轮齿条传动和滑轨滑块组合实现直线运动;减速机使用蜗轮蜗杆减速机,传动比为25,可实现自锁功能,达到停机Z轴不下滑。周转箱抓取使用气缸实现提手伸缩运动,对周转箱实现夹取和放开的动作,双列拆码垛机使用两个机械手分别单独控制,实现对两列周转箱进行抓取和放下的动作,互不干涉,且两个机械手Y轴运动位置有限位设定,防止撞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合输送线、AGV小车和周转小车进行全自动拆码垛作业,AGV小车将满载周转箱或空的无动力周转小车搬运到拆码垛机相应位置,然后启动减速机,使得减速机带动伸缩臂在连接器上滑动,当伸缩臂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减速机会将伸缩臂锁住,同时机械手会跟随伸缩臂一起移动,然后借助气缸,使得机械臂将周转箱夹起来,以完成对周转小车上周转箱的拆码垛工作,起到了根据其他物流行业内智能仓储中的多种类周转箱进行转变运用的作用,同时由于两个伸缩臂上都安装有机械手,进而可以让两个伸缩臂上机械手同时进行工作,起到了实现了双列周转箱的拆码垛作业,大大提高了智能仓储周转箱的出库效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精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7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作业场所危害检测装置
- 下一篇:改良人工破膜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