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06229.6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华;谢建;陆大章;万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雪林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脱硫 吸附 再生 冷却 回收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其内设有吸附剂的吸附器、与各吸附器构成回路的一套循环加热系统,以及分别与循环加热系统相连通的一套含硫蒸汽冷却回收系统和氮气源,所述循环加热系统包括通过加热管道相连的高温循环风机和氮气加热器,加热管道与吸附器相连以构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吸附器的上部接口和下部接口分别通过支管道连接变向管道,变向管道连接主管道,主管道接入高炉煤气管网;主管道和变向管道上均设有切断阀,二者相互配合以控制吸附器通气方向在上进下出路由和下进上出路由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包括壳体、覆于壳体外壁的保温层,以及对称设于壳体内的吸附层,吸附层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外通道,吸附层之间设有中间通道,中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吸附器的上部接口和下部接口相对应;中间通道内间隔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中间通道被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割成上中下三个独立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主要由外约翰逊网、内约翰逊网及二者之间填充的吸附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器的壳体顶部对应吸附层设有加料口,吸附器的壳体底部对应吸附层设有排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和环形外通道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环形外通道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颗粒状活性炭,其粒径范围为2-10mm,长径比为0.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数量为5-9个。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脱硫吸附、再生和冷却回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内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外约翰逊网到内约翰逊网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62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