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88558.2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春;尤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模技术信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铝合金 防撞梁 拖车 螺母 焊接 定位 工装 | ||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中设置有竖向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设置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右端向右延伸且垂直连接有第二定位销。本实用新型采用拖车钩螺母和横梁本体共用主基准定位孔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总成尺寸的精度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横梁本体独立定位,确保横梁本体的尺寸精度,拖车钩螺母独立定位,避开横梁本体与拖车钩螺母匹配过程中由于横梁本体弯曲的不稳定影响造成的尺寸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工装夹具,特别是一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铝合金保险杠横梁现在成为主流厂商首选的防撞梁方式,在相同变形的状态下,铝合金防撞梁吸收更多的能量,在不同碰撞速度下,钢制横梁的吸能性有限,而铝合金横梁能够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吸能性能。铝合金防撞梁碰撞性能远高于钢制防撞梁,但是由于铝合金产品的自身特点,尤其是铝合金横梁本体的弯曲尺寸一致性较差,再次加上铝合金焊接难点多,所以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弯曲和焊接对尺寸稳定性影响巨大,为了保证铝合金防撞梁总成尺寸质量的稳定,需要在工装夹具上寻求更加合理的设计。
铝合金横梁总成加工难点:铝合金材料本身的特殊性质,尤其是横梁本体采用6082-T6,挤压成型的特殊性,时效性的影响,硬度波动性大,一致性差,造成后续弯曲成型时,横梁弯曲件的精度无法稳定保证。
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焊接工装按照图纸定位基准定位块3设计,横梁的定位一般采用轮廓面设计定位。由于实际的横梁弯曲无法保证尺寸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连续生产过程中,原结构无法达到实际使用效果,实际生产中会产生各种问题。由于车身安装过程中对拖钩螺母的尺寸有一定的精度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横梁外轮廓定位,但是由于焊接时横梁容易产生弯曲,导致尺寸精度较差,导致拖车钩螺母与横梁的拖车钩孔定位不准确,尺寸偏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所述的这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时拖车钩螺母与横梁的拖车钩孔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的左侧,第一气缸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中设置有竖向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设置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右端向右延伸且垂直连接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设置在第一定位销的上方且与第一定位销同轴,连杆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第二定位销与第二气缸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气缸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底座上,限位块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块、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均由铜块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气缸为中泄气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拖车钩螺母和横梁本体共用主基准定位孔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总成尺寸的精度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横梁本体独立定位,确保横梁本体的尺寸精度,拖车钩螺母独立定位,避开横梁本体与拖车钩螺母匹配过程中由于横梁本体弯曲的不稳定影响造成的尺寸波动,大量减少了总成产品的返工、报废率,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和产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用铝合金防撞梁与拖车钩螺母焊接定位工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模技术信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优模技术信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8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