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航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52616.6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6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26 | 分类号: | B63B21/26;B63B2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诗彬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航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座体、锚杆、锚爪以及驱动机构;座体安装在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底部上;锚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座体上;锚爪设于所述第二端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锚杆在贴合于所述航行器本体底部上的收缩位置和所述锚爪背离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切换。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航行器中,驻底时,航行器本体通过锚爪固定在水底,航行器本体的底部不会与水底直接接触,能够避免水底对航行器本体产生碰撞而破坏航行器本体。此外,通过可重复利用的锚杆和锚爪,航行器本体能够实现重复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
背景技术
水下航行器是一种航行于水下的航行体,它能够完成水下勘探、侦测甚至是军事上的进攻防守等任务。
水下航行器可以停驻在水底实现低功耗、长时间的连续定点观测,对拓展水下航行器功能很重要。
现有技术中,水下航行器驻底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无辅助装置的方式,水下航行器驻底时直接停驻在水底,这种方式中,水下航行器和水底直接接触,容易对水下航行器造成碰撞破坏,且水下航行器直接与水底紧密接触,起底时较为困难;第二种是设置抛弃式支架,水下航行器带着支架驻底,起底时,水下航行器与支架脱离,无法再次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水下航行器与水底直接接触且能够多次反复驻底的驻底装置和应用该驻底装置的水下航行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座体、锚杆、锚爪以及驱动机构;座体安装在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底部上;锚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座体上;锚爪设于所述第二端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锚杆在贴合于所述航行器本体底部上的收缩位置和所述锚爪背离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和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端上设有配合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配合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筒、设于所述套筒内的第一座体、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上的永磁体、设于所述套筒内的第二座体、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电磁体,以及用于向所述电磁体供电以使所述电磁体产生磁性的电源;所述转动轴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并穿出至所述套筒外;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绕所述转动轴的轴线螺旋设置的滑动通道,所述第二座体滑设于所述滑动通道内,所述永磁体和所述电磁体能够在所述电源向所述电磁体供电时产生驱动所述第二座体沿所述滑动通道滑动的磁力。
进一步地,所述锚爪为尖端背离所述第二端的锥体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航行器本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浮力调节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航行器本体上的机翼。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航行器本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航行器本体前行的动力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内设有水流通道的壳体和设于所述水流通道内并用于向所述航行器本体后方排水的轴流泵。
进一步地,设所述锚杆在所述收缩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切换时的转动角度为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等于9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下航行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下航行器中,驻底时,航行器本体通过锚爪固定在水底,航行器本体的底部不会与水底直接接触,能够避免水底对航行器本体产生碰撞而破坏航行器本体。此外,通过可重复利用的锚杆和锚爪,航行器本体能够实现重复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下航行器的锚杆处于收缩位置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2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器专用大风量风机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高精度的冲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