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箔组装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6739.0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9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2;B21D33/00;B21D19/1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箔组装治具,用于将铝箔组装成方形盒子,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尺寸与方形盒子的底面尺寸相同;所述方形凹槽的底壁设置有两根定位柱;所述下模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支撑柱,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柱顶端并与所述底板相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轮廓与所述方形凹槽相同,所述方形凹槽套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时两者呈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两个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与方形凹槽的配合用于挤压铝箔使其变形,快速折成方形盒子,操作简单,实现高效率的铝箔组装,避免组装时划伤手指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铝箔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铝箔组装是把铝箔折叠成方形盒体,现有的组装方式主要是采用手工折叠,有以下缺点:
①铝箔容易把组装人员的手部割破,损害组装人员的身体健康;
②铝箔有一定的韧性,折不直,组装后不平整,效率也比较低;用力过度的话容易导致铝箔断裂,造成材料浪费,对组装人员的操作经验、熟练度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箔组装治具,操作简单,实现高效率的铝箔组装,避免组装时划伤手指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铝箔组装治具,用于将铝箔组装成方形盒子,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尺寸与方形盒子的底面尺寸相同;所述方形凹槽的底壁设置有两根定位柱;所述下模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支撑柱,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柱顶端并与所述底板相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轮廓与所述方形凹槽相同,所述方形凹槽套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时两者呈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两个定位孔。
所述定位柱和定位孔的形状采取防呆设计。
所述上模的形状为十字型。
所述上模包括垂直交错的长板和短板,所述长板与所述方形凹槽的长轴方向相平行,且所述长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方形凹槽的宽度。
所述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铝箔组装的模具,组装人员在组装铝箔时无需反复操作弯折铝箔的各条边,只需将铝箔放置在方形凹槽内,然后用上模将铝箔压向下模的支撑板,支撑板嵌入方形凹槽时直接将铝箔的四边折弯,之后取下上模再装入塑壳即可。整体流程中组装人员与铝箔直接接触少,尤其组装人员在施力时通过上模隔开铝箔,操作时安全系数高,并且操作极其简单,对人力要求不高一学即会;同时,利用支撑板嵌入方形凹槽时支撑板对铝箔的挤压使得铝箔对应方形凹槽的形状产生变形,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1----上模; 11---方形凹槽; 12---定位柱;
13---长板; 14---短板; 2----下模;
21---底板; 22---支撑柱; 23---支撑板;
24---定位孔; 2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6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倾倒防水卷材自动收卷机
- 下一篇:机动化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