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6658.0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4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康冰;李健萌;杜成岩;李志辉;王昆峰;麦嘉瑶;乔丁康;杨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吉创科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48 | 分类号: | G01J5/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人 平台 红外 测温 系统 图像 处理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包括:红外测温系统和机器人;红外测温系统包括:壳体;红外测温摄像头模组,设置于壳体;处理器模块,与红外测温摄像头模组连接;通信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机器人与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红外测温系统用于检测温度信息;机器人上设置有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度信息。通过处理器模块处理得到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机器人,以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机器人不需要对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只需要接收温度信息并显示在显示器上,减少了机器人的运算与处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整个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的反应速度和测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型公共医疗事件的发生对人群健康状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工作人员对群众进行人工测温的方式效率过于低下,于是能够实现测温功能的机器人便应运而生,目前测温服务机器人已经在公共场所有所应用,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市面内的测温机器人采取机器人直接处理红外测温摄像头数据的方法实现测温功能,造成机器人运算与处理压力较大,造成测温效率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测温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其包括:红外测温系统和机器人;
所述红外测温系统包括:
壳体;
红外测温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
处理器模块,与所述红外测温摄像头模组连接;
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机器人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红外测温系统用于检测温度信息;所述机器人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信息。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为USB通信接口。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
单片机,与所述红外测温摄像头模组连接;
内存芯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测温系统还包括:
声控组件,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测温系统还包括:
指示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灯为LED指示灯。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还包括:
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测温系统和所述机器人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红外测温系统内图像处理与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外壳;
底座,与所述外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吉创科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吉创科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6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钢余汽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木质对开隔声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