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转子及其直流无刷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4481.2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永安电机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28;H02K5/24;H02K2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倪鹏程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转子 及其 直流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转子,包括: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其位于外转子冲片中部,并与外转子冲片形成间隙;间隙处通过注塑隔离;将冲片分为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通过注塑连接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外转子冲片产生电流也不会传递至内转子冲片上,进而不会对转轴,轴承产生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转子,具体是一种隔离转子。
背景技术
转子铁芯由高导磁材料冲片重叠组合而成;冲片的结构直接影响发电机的效率、寿命、性能和电机的组装生产效率等。
常规的转子冲片是一体成型的,这样就导致带电的转子产生电流,会与转轴、轴承造成伤害。
综上,如何防止转子产生的电流传递至转轴,轴承上成为了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转子产生的电流传递至转轴,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隔离转子,包括: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其位于外转子冲片中部,并与外转子冲片形成间隙;间隙处通过注塑隔离;
相比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的冲片,本方案采用分体设置,将冲片分为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通过注塑连接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这样一来,即使外转子冲片产生电流也不会传递至内转子冲片上,进而不会对转轴,轴承产生伤害;此外由于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通过注塑隔离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振动。
为了能够在注塑隔离时,使得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定位准确,本实用新型采用外转子冲片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孔,每一第一定位孔位的圆心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内转子冲片上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孔,每一第二定位孔位的圆心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当外转子冲片通过第一定位孔定位、内转子冲片通过第二定位孔定位后,向间隙处进行注塑隔离。
在直流无刷电机中能够应用到该种隔离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隔离转子,将冲片分为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通过注塑连接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外转子冲片产生电流也不会传递至内转子冲片上,进而不会对转轴,轴承产生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转子冲片、2-内转子冲片、3-间隙、4-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隔离转子,包括:外转子冲片1;内转子冲片2,其位于外转子冲片1内中部,并与外转子冲片2形成间隙3;间隙3处通过注塑隔离;
相比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的冲片,本方案采用分体设置,将冲片分为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通过注塑连接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这样一来,即使外转子冲片产生电流也不会传递至内转子冲片上,进而不会对转轴,轴承产生伤害;此外由于外转子冲片、内转子冲片通过注塑隔离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永安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永安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4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板镀膜设备
- 下一篇: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