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4783.1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9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侯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6 | 分类号: | B23Q1/66 |
代理公司: | 苏州今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24 | 代理人: | 覃永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交换 工作台 卧式 加工 中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含:旋转轴,设大、小径部;套筒,套在旋转轴外且二者间有空腔;第一端盖,设于空腔中并套在小径部上;第二端盖,连于套筒第二端并套在小径部上,第二、第一端盖间有第一缝隙;第三端盖,连于套筒第一端并套在大径部上,第三、第一端盖间有第二缝隙;油压机构,含与第一缝隙连通的第一油管和与第二缝隙连通的第二油管,第一缝隙有油时,第一端盖将旋转轴推向第三端盖,第二缝隙有油时,第一端盖朝第二端盖运动;转动机构,与小径部连接,其在旋转轴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带动旋转轴转动;支撑臂,设于大径部上且随旋转轴运动。本方案可以提高机床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加工中心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具有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在机床上批量加工切削时间较短的工件时,通常,由于工件装卸的时间占整个工件的加工时间的比例较大,因此,工件装卸耗时较长是提高工件整个加工效率所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包括:
旋转轴,其沿轴向设有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径部的外径;
套筒,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外,所述套筒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套筒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至少部分的所述大径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外,至少部分的所述小径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外;
第一端盖,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小径部上,所述第一端盖用于与所述大径部相抵;
第二端盖,其连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小径部上,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具有用于形成第一油路的第一缝隙;
第三端盖,其连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大径部上,所述第三端盖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具有用于形成第二油路的第二缝隙;
油压机构,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缝隙连通的第一油管和用于与所述第二缝隙连通的第二油管,当所述第一缝隙内通入油时,所述第一端盖在油压作用下推动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第三端盖运动,当所述第二缝隙内通入油时,所述第一端盖在油压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二端盖运动;
转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背离所述第一端盖一侧以与所述旋转轴的小径部连接,当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第三端盖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转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支撑臂,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大径部上以承载工作台,所述旋转轴能带动所述支撑臂转动。
具体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轮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转动轮套设在所述小径部外,所述转动轮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小径部的端部连接有第四端盖,所述第四端盖套设在所述转动轮内,且所述第四端盖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转动轮的多个所述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凹槽。
具体地,所述具有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套筒外并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还套设在所述转动轮外,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转动轮通过轴承连接。
具体地,所述油压机构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
具体地,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第二端盖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第三端盖的外壁上设有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昱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4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