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金属骨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0012.5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8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肖肖;王庚;杨念方;石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B1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胡莹 |
地址: | 25508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金属 骨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金属骨针,包括表面光滑的圆柱形针体,针体的前端具有三棱锥形的刃部,刃部的三个锥面上都有排屑槽,排屑槽的一端位于针体的圆柱面上,另一端位于三棱锥形刃部的棱上。钻孔时,排屑槽用于排除刃部钻削过程中产生的骨屑并为散热提供较大的散热面积,从而降低钻削时的温度,减少对骨头不必要的损伤,提高手术质量;刃部排屑槽的设计相当于增加了钻削刃,这样在钻孔过程中每个钻削刃所承受的钻削力都会降低,即能够获得较低的骨钻削力;骨屑进入排屑槽,减少了钻削时骨屑与待钻削骨之间的挤压,即内摩擦力减少,有效减小变形抗力,既降低了对骨皮质损伤的危险,又能够有效提高骨针固定的牢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金属骨针,属于骨科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骨针是骨科手术中的常用器械,在骨折复位时部分植入人体进行牵引或者在骨科手术时起到内固定作用。目前骨科手术中常用金属骨针的前端具有三棱锥形的刃部,这种金属骨针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时,无需预先钻孔,直接在金属骨针的尾部套上手动或电动工具,通过工具带动金属骨针旋转,利用前端的刃部完成钻孔,同时实现骨折部位的固定。
但是,这种金属骨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采用刃部进行钻孔时,钻头的高速旋转和剧烈摩擦会产生热量,导致手术处温度上升,造成骨头坏死的风险急剧增加,并会因此影响骨针的固定牢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排出刃部钻削过程中产生的骨屑同时降低钻削时的温度、减少对骨头不必要损伤的新型金属骨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金属骨针,包括表面光滑的圆柱形针体,针体的前端具有三棱锥形的刃部,刃部的三个锥面上都有排屑槽,排屑槽的一端位于针体的圆柱面上,另一端位于三棱锥形刃部的棱上。
使用时,无需在骨头上预先钻孔,直接在针体尾部套上旋转金属骨针的手动或电动工具,利用前端三棱锥形的刃部完成钻孔及骨折部位的固定。金属骨针刃部上排屑槽的设计相当于增加了钻削刃,这样在钻孔过程中每个钻削刃所承受的钻削力都会降低,即能够获得较低的骨钻削力;刃部的排屑槽用于排除刃部钻削过程中产生的骨头碎屑并为散热提供较大的散热面积,从而能够降低钻削时的温度,减少对骨头不必要的损伤,提高手术质量;同时骨屑进入排屑槽,减少了钻削时骨屑与待钻削骨之间的挤压,即内摩擦力减少了,有效减小变形抗力,既降低了对骨皮质损伤的危险,又能够有效提高骨针固定的牢靠性。
优选的,各锥面上排屑槽的排布相同,且相邻两锥面上的排屑槽相互对称,确保钻削过程中刃部各锥面受力均匀,保证刃部的使用寿命。
单个锥面上的排屑槽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相互交叉。具体如下:
第一种:单个锥面上的排屑槽为相互平行的直槽。
第二种:单个锥面上的排屑槽包括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相互交叉。这种情况下,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可以都设置1条;也可以都至少设置2条,各第一排屑槽相互平行,各第二排屑槽相互平行。
除上述外,针体的尾部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可配合手动或电动工具操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0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道混凝土嵌缝器
- 下一篇:带引线功能的金属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