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1048.7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6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师建博;单宏伟;朱力;马华兵;侯润锋;范光彬;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35 | 分类号: | B60P7/135;B60P3/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宁曼莹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车 运廊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包括:车架主体和多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架间隔设置在车架主体上并用于支撑在管廊的底面;多个高度调节装置,多个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与车架主体之间,各个高度调节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架升高或降低。如此设置,根据安装需求通过高度调节装置来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从而使管廊底面与支撑架均匀接触,使得管廊底面受力均匀,防止出现应力集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运管廊时管廊底面与运廊车车架之间接触不均,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
背景技术
运廊车,主要用于将预制管廊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转运管廊时,通过吊装机械将管廊放置到运廊车的车架上。
但是,当管廊放置到运廊车后,管廊底面与车架之间会出现接触不均的现象,这样极易发生应力集中问题,导致管廊产生疲劳裂纹。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转运管廊时管廊底面与运廊车车架之间接触不均,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廊车车架,包括:
车架主体和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间隔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上并用于支撑在管廊的底面;
多个高度调节装置,多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架主体之间,各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架升高或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各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座体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支撑架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架的下方,所述调节件还设有第一斜面,且沿远离所述支撑架至靠近所述支撑架的方向,所述第一斜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调节件移动;
其中,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调节件向靠近所述支撑架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架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升高;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调节件向远离所述支撑架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架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调节件的第一端还设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平齐设置,所述支撑架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座体包括:
底板,所述调节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一对挡板,一对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两侧,一对所述挡板均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一对所述挡板的第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撑面;
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与一对所述挡板的第二端相抵接,且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驱动件插设于所述支撑侧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底板设有滑轨,所述调节件能够沿所述滑轨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支撑侧板设有与所述驱动件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调节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驱动件包括:
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支撑侧板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推杆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转动所述推杆以驱动所述调节件作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1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散缓冲加料装置
- 下一篇:止水带安装支架